吸毒、肝炎……他战胜毒魔、病魔,上了央视

25.06.2017  13:11

吸毒、艾滋和肝炎,三者中的任何一种状况发生在普通人身上,都会是难言的痛。不幸的是,这些全都降临到重庆市北碚市民黄继胜的生活中。

6月23日,在重庆市举办的“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现场,黄继胜满含愧欠与深情讲述了他的戒毒故事,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位已经48岁的汉子不禁哽咽了。

 

黄继胜和帮教民警交流戒毒宣传教育活动

1991年,年轻气盛的黄继胜南下广州打工,欲凭一技之长出人头地。但随着生活渐有起色,他开始染上了毒品,并陷入这白色的粉末中不可自拔。黄继胜告诉记者,那时根本没觉得这是一个无边的陷阱,反而觉得刺激、有趣、有面子。

回到重庆,他和家人一起买了两台客车,在红旗河沟跑运输。“挣来的钱还不够他吸食毒品。”他的母亲说。随着毒资的无尽支出,车辆经营捉襟见肘,黄继胜把车卖了,换来的钱全部用于吸毒。2005年,他被检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和肝炎。

此时,已经一无所有的黄继胜终于惊醒了。他变得异常自卑和敏感,对社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想到了自杀。

每个人刚开始吸毒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可以驾驭毒品。等真正陷落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无法反抗了。最极端的时候,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可以入睡,其他的时间都在搜寻毒品来吸食。身体和灵魂一天天变得萎靡,整个人就是一具行尸走肉”。黄继胜说,那时候为了筹措毒资,就差一点去拦路抢劫了。

关键时刻,黄继胜的亲人并没有放弃他,戒毒所的民警和社区干部也主动上门帮教。到2011年,吸食毒品达18年之久的黄继胜终于战胜了毒魔,拥有了第二次生命和全新的生活。

黄继胜和妻子

2014年,他和附近工作的一位贤惠女子组成了家庭,日子过得简单而幸福。

回忆这段戒毒历史,黄继胜深有感触:要戒毒,首先是自己要有决心;还要彻底斩断以前的毒圈子;要多做善事和公益事让自己变得有所追求;要有勇气重新融入社会,建立健全的社会关系……

如今,远离了毒品的黄继胜变得豁达而温和。2013年,他主动向灾区捐款。他还和街坊邻居一起修路,虽然只是一条几十米的便道,却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尊重。目前,他是重庆《关爱之家》的志愿者、北碚区科协的宣传员、北碚社区科普大学学员。他也很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生活的乐趣,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94岁外婆的重任。“要想赢得社会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你自己的价值。

为了回报社会,黄继胜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言传身教抵制毒品。2016年12月,他被重庆市禁毒委推荐到中央电视台12频道,面对全国观众侃侃而谈,用真实的身份、不作任何技术处理的画面,宣传毒品的危害和自己的戒毒经验。

我的生命也许有一天会嘎然而止,但如果我能够利用有限的生命和自己的案例去疏导那些病友,传播正能量,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那就是对那些挽救我的人,最好的回报方式!”他说。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卢洪

原标题:吸毒、艾滋、肝炎……他战胜毒魔、病魔,上了央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