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商业健康险可抵扣个税 来看看购买攻略吧
重庆晨报记者 吴黎帆 报道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税前列支),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根据初步匡算,对于月收入5000元左右的民众来说,2400元的年抵扣额度,意味着其如果购买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每年可以少缴纳120元个税,这是政府迈出的支持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一步。健康险引起广泛关注。俗话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险’防身”。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在政策的刺激下,重庆健康险产品正告别过去的冷清。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健康险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政策激励
商业健康险产品好卖了
中国人寿重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中国保险业险种发展突飞猛进相比过去的10年,商业健康险有些扯后腿,他说:“目前,健康险保费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不到20%,短期内与寿险、财险等的业务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去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1587亿元,同比增长41%。但与保险业自身发展比,健康险在总保费中占比仅为8%,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2%。以美国为例,美国健康险保费收入达到8500亿美元,占保险业保费收入的40%。”
“这次有了真金白银的激励,立即吸引了市民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关注。政策出台后,来公司咨询商业保险业务的市民明显增多。由此可见,市民对未来新政全面实行非常乐观,业务员的工作也比以前好做多了。”该负责人接着说。
新华人寿重庆分公司的业务员小李笑着告诉记者,手里“冰封”了许久的商业健康险产品最近也破冰了。他说:“上周卖了4单出去,意向性客户也增加了不少。”随后,记者走访我市多家保险公司后发现,各公司的商业健康险关注度和销售量均有所提高。
补充医保
增强健康的防护能力
重庆某保险公司资深业内人士张鑫说:“简单来说,社会医疗保险好比城市家庭安装的木制大门,可以提供基本的防护功能。但是单凭这一道防护,尚显单薄。若想进一步增强个人或家庭的健康防护能力,还需再安一道铁门——‘商业健康险’。”
张鑫表示,在社会医疗保险已覆盖到了千家万户的今天,很多人忽略了为自己打造“社会医疗保险”以外的健康险计划。人们总觉得既然有了社会医疗保险,就没必要再花钱买商业保险了。但也有个别人走了相反的极端,买了许多种商业医疗保险,最后却发现和已有的社保保障重复。
“我这里有份案例,是去年2月份的,一位购买了我公司商业医疗保险的客户刘女士(40岁)在家不慎滑倒,小腿胫腓骨骨折。经诊断必须植入钢板进行固定,整套价格为8000元,属社保以外项目。住院30天,床位费每天41元,伙食费10元,护理费每天10元,手术费1250元,加上其他医疗费用总计约2.2万元……出院后刘女士去社保部门报销,结果只拿到了9000多元,还须自付1.3万元左右,这部分钱就由我们付了,最后刘女士真正自己掏腰包的不到500元,由此可见商业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张鑫说。
专家支招>
如何买商业健康险 超社保医疗险最合适
如何购买商业健康险?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太平人寿重庆分公司某资深业内人士刘先生,他表示可以从家庭支付能力、“超社保”医疗险、津贴型保险等多个方面来了解并完善自己的“健康保障计划”。
首先考虑家庭支付能力
首先是考虑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刘先生表示,购买保险应考虑家庭的实际能力,不能为以后的安全过多地牺牲现在的生活品质。他说:“我建议考虑购买具有返还功能的险种,这样可以使保险实现双重功能,既为未来的大病风险提供保障,又为家庭存入一笔应急资金。”
“要注意的是,目前一些险种在保障范围内追求全面,但不同的客户实际上有不同的需求,全面的并不等于合适的。按照保监会的规定,市场上重大疾病产品的保障范围通常在28~30种左右,但有些疾病在保障期间的发病概率非常小,并不适合所有的客户,而保障范围集中在一种或几种的特定疾病保险则为客户节省保费开支提供了可能。因此,一般人购买保额10万~20万的大病保险就基本够用了。”刘先生接着说。
“超社保”医疗险作补充
其次是尽量购买“超社保”医疗险作为补充。刘先生说:“在购买一些医疗费用报销型的医疗险前,一定要注意问清楚,这份医疗险的理赔范围,是仅仅限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之内,还是社保范围之外的用药、诊疗费用、材料费用等,也可以列入报销范围内。”
“对于已经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或是单位还有团体医疗保障的人群来说,选择一份‘超越社保范围’的医疗险显然更为合适。毕竟,买商业保险的目的主要是对社保进行补充。出于这一考虑,‘超社保’的医疗费用保险应该说比传统产品要好些。”
津贴险也是补充选择
再次是针对已经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士,刘先生说:“这类人士可以购买一些与社保理赔不冲突的津贴型医疗保险,来弥补自己的收入损失。津贴型保险,又称补贴型保险或者定额给付型保险,与实际医疗费用无关,理赔时也无须提供发票。简单说,无论你在治疗中花多少钱,得了什么病,保险公司都会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进行赔付。而且,在不同的保险公司多次投保,也不会出现报销型医疗险的‘理赔重叠’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你买的是200元/天的住院补贴附加保险,那么住院期间就是每天拿200元的补贴;如果在3家保险公司都买了200元/天的住院补贴保险,那么你住院后就一共可以得到600元/天的津贴。而不论你治病花多少钱,也不管你已经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账户中报销了多少费用。”刘先生接着说。
长期护理险守护丁克族
如果你是个时尚的丁克族,又是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或许你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晚年的时候,谁来照顾自己?对此,刘先生表示在欧美国家盛行的长期护理险就是专门为这样的群体而设计的,它出现在40年前的欧美地区,并已成为目前国外主要四大险种之一(疾病险、医疗险、失能收入损失险和长期护理险)。而在国内,这一险种也刚刚开始浮出水面。
“我认为,目前国内这类险种要注意的就是一个问题——缴费。通常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趸缴或是期缴没有太大的差别和讲究。而若是购买全无忧长期护理险,趸缴和期缴在某些情况下的差别就会相去甚远,这与此款保险产品的豁免保费条款有关。”刘先生说。
“在缴费期内,被保险人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并持续至观察期结束后仍符合该状态的,豁免其后的各期保险费。以20年的缴费期限来计算,若投保对象在缴纳10年保费后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并符合豁免条件,则可免缴后10年的保费,但若是在投保时趸缴后出现以上情形,是不适用豁免条款的。因此,在目前的市场利率高于公司预算利率的情况下,选择期缴会是更划算的缴费方式。”刘先生总结说。
注意保证续保和观察期
对于“保证续保”和“观察期”问题,刘先生表示,“保证续保”是指保险合同规定的,在前一保险期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他说:“简而言之,无论投保人当年看过多少次病、理赔了多少金额,在次年只要按时续交保费,保险公司必须继续承保。因为医疗险赔付率较高,保险公司的续保条件均有要求。有的公司规定投保人如果连续3年甚至是5年没有发生疾病赔付,才能保证续保。有的规定了一定的保证续保期,如3年内无论理赔多少金额,其间都可保证续保,从第4年起投保才需重新核保。”
“因此,我建议投保人在投保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有没有保证续保条款。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有保证续保功能的保单,在条款中往往也会列明‘被保险人可申请保证续保,经保险人同意,方可保证续保’。这意味着,如果满足续保条件,投保人应主动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享受该权益。”刘先生接着说。
“另外就是‘观察期’,许多市民对于购买保险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如果今天投保,明天生病就可以获得赔偿。其实在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这几类健康保险中都设有观察期,在观察期内,保险公司不予赔付或赔付额很少。因此,在投保之前要看清观察期的期限。”刘先生说。
健康医疗险注意报销基数
刘先生表示,在选择健康医疗险时,尤其要注意报销基数。他说:“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医疗保险按赔付方式可以分为津贴型和报销型两种。津贴型之前介绍过了,报销型保险是保险公司在其承保范围内对被保险人所花费的医疗费用进行比例报销赔付,比如80%、90%或者100%的报销等。”
“我建议,市民可以本着‘适度投保,全面保障’的原则来购买这类保险,对于没有参加社保的,可先安排好报销型医疗费用保险,有能力的再购买津贴型医疗险。对于已经有社会医保的人群而言,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先购买津贴型医疗险,用津贴来弥补自己的花费损失和收入损失;预算足够的,可以再考虑报销型医疗险。同时,有社保人士投保报销型医疗险需慎重。因为虽然它可报销医疗费用,但不同产品的报销基数有不同规定。”刘先生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