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克啤酒放5克青花椒 定居重庆的洋崽儿发明老麻啤酒

30.04.2015  10:19

  说着地道重庆话,爱吃火锅、串串,油碟必须加大蒜,少不了啤酒作伴,在重庆生活多年的美籍外教Ben,如今变得很重庆。最近,Ben还调制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啤酒新品——花椒啤酒,在他看来,美好的生活,等于辛勤的劳动+一点点小情趣。

  辛勤劳动

  Ben在1994年就来到重庆做交换生,毕业后在川外、工商大学当了两年的外教老师。“做了两年老师后,我回美国呆了9年。”Ben如今是新东方的一名外教老师,主教商务英语,再次回到重庆并定居,他称是因为大学时代有很多老朋友留在了这里。

  与其他上班族不同,Ben的工作并不是朝九晚五。通常,周一至周三下午或者晚上,以及周末的全天上班。“学员们认真地来听课,我也有义务好好教他们,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备课。”在Ben看来,每一份工作都很宝贵,每一位劳动者也都应该得到尊重。“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服务着一个或者多个群体,他们让我们生活、工作变得更美好。

  不过,Ben喜欢懂生活、会生活的劳动者。“也就是你们中国人说的劳逸结合,会劳动,也要学会放松。”Ben说,在美国的家乡,不管劳动者是种麦子还是老师,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地工作,而闲下来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爱好。“比如,农忙季节过后,喜欢打猎的会去打猎,喜欢钓鱼的会去钓鱼,喜欢滑雪的会去滑雪,生活过得很惬意,一点不累。

  一点情趣

  Ben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在重庆也是这样的生活方式——爱工作,会生活。会生活的重要表现,就是有情趣。闲暇之余,他喜欢自制啤酒。Ben特地带来了自己的啤酒DIY作品——花椒啤酒。摘下帽子,他娴熟地用帽檐打开啤酒瓶,热情地将杯子满上,递给重庆晚报记者。

  重庆晚报记者担心喝麻了会说不出话,他却说:“放心喝嘛,没你想象的那样糟糕。”端起花椒啤,花椒清香扑鼻,喝下去,有点麻。“这个口感我研究了三年,应该是我想要的那个口感了。”Ben说。

  为何想到自制啤酒?“重庆能喝到的啤酒口味比较少。”Ben回忆,在美国西雅图曾经呆过9年,那里,自己喝到过各种口味的啤酒。比如,巧克力味、牛奶味,甚至还喝过辣椒啤酒。“虽然这边也有进口啤酒,但不少重庆朋友喜欢喝比利时啤酒。”Ben说,有时候请朋友们吃火锅,感觉挺难为情,有些尴尬。

  “我请吃火锅,他们自带进口啤酒,喝的酒比我的火锅还贵,很不好意思。”Ben说,朋友们也感觉啤酒的口感比较少,所以每年会花上几万元从比利时买几百箱啤酒运到重庆。

  为不让朋友大费周章,Ben三年前开始自己琢磨研制适合朋友们口感的花椒啤酒。每次调制出来,Ben总会在周末朋友聚会的时候,带上几箱,请大家试喝。“看看他们喝完的反应和评价,我好改进。”这个试喝团队,有时候可达2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朋友,其他是外国朋友。不少重庆朋友第一次听说花椒啤酒,总是一脸诧异:“那是什么鬼……”不过当他们喝了之后,大多数的反应还是不错。

  美好生活

  Ben有着1.8米的个头,高挺的鼻梁,会说一口地道重庆话。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我婆娘是重庆的。

  他的妻子李灿是个地道的重庆姑娘,3年前与Ben认识。“她英语还将就,但平常在家懒得说,更多时候和我说重庆话,对我这个老外来说,还是有难度。”Ben耸耸肩,好像有些委屈。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为了公平起见,目前和妻子已经达成了“三语计划”:每天上午,夫妻用英语交流,下午则是普通话,晚上重庆话。

  Ben身边的朋友都告诉他,讨了个重庆媳妇儿,他的生活习惯也重庆化了。妻子怀孕期间,他倍加体贴。“想吃什么,都买。不过我也心疼他,没好意思让他跑很远。”李灿说,怀孕以来,老公每天都会给她买早餐回去,有时候还会在家做回锅肉、青椒肉丝等川菜给她吃。

  现在,李灿怀了小宝宝,为了不影响小宝宝,Ben不在家里调制啤酒了,索性在外面另外租了公寓,课余时间在公寓专门调酒,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品花椒啤。“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有一个爱我的妻子,将来还会有可爱的小宝宝,还有陪我喝酒的兄弟伙,我的重庆生活,安逸惨了!”Ben笑着说。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