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政协工作回眸 | 一下雨“内环”就有路段积水 他的建言正推进综合整治

30.12.2019  16:15

重庆修建的第一条环线高速公路——内环快速路于1995年动工,2002年建成。这条全长75公里的公路一建成,就成为重庆最重要、最繁忙的道路之一,并发挥着出城高速公路与城内道路连接的作用。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为适应重庆主城区内与日俱增的机动车更快速地通行城市道路,2010年,内环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并修改公路等级为城市快速公路,管理权限也由此移交给市政部门。

如今,改造后的内环快速路又经历了近10年的风雨考验,如何满足更高品质的城市出行需求?民革党员、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一支队主任科员唐伟着眼于细节,在今年9月通过市政协报送了《建议消除内环快速路中央分隔带积水隐患》的社情民意信息。

△资料图片

中央分隔带排水功能丧失

常年因工作穿行于内环快速路的唐伟,对路况再熟悉不过。细心的他发现,每当大雨来临,内环快速路部分路段便会出现严重积水,对行车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当年的升级施工,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唐伟说,10年前,内环快速路最初设计和施工主要按高速公路设计标准施工建设,其中央分隔带作用除分隔行驶车辆、减少双向车辆灯光相互影响外,还兼具排除路面积水的作用,以减少因降雨造成公路路面积水。改造后,在全路段中央分隔带两侧增加安装了石制路缘石,然而,路缘石安装中却未预留排水设施,导致内环快速路中央分隔带的排水功能基本丧失。

受此影响,一旦遭遇大雨以上恶劣天气,内环快速路路面积水易向公路中央聚集,下坡弯道路段更加明显,雨水无法通过石制路缘石中央分隔带及时排出路面,在公路左侧行车道行形成严重积水,甚至会沿公路左侧向右侧倒灌形成横排水现象。今年6、7月,重庆几次强降雨天气,均使东环立交、北环立交、石马河弯道等处左侧车道内,出现了因中央分隔带排水不畅形成的严重积水现象。

道路积水对机动车行驶将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唐伟有些担忧,路面积水超过8mm且车速超过90km/h时,若车辆转向轮突然冲进积水中,会因积水压力使车轮上浮,车轮附着力严重下降产生“水滑”现象,出现方向盘异常沉重,且左右摆动不易控制,如果驾驶员没有足够准备,既容易造成方向失控,甚至人员伤亡。

唐伟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此问题,及时对内环快速路中央分隔带两侧石制路缘石进行安全改造,恢复中央分隔带原有排水功能,减少因公路排水能力降低造成的路面积水现象发生,消除路面安全隐患。

可间隔一段距离在原有石制路缘石上开孔,降低石制路缘石对雨水的阻挡作用,同时在下坡坡底、弯道等特殊路段,增加石制路缘石开孔密度,并沿公路左侧边缘修建排水涵洞等,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

分步骤推进内环综合整治

收到市政协转送的《建议消除内环快速路中央分隔带积水隐患》社情民意信息后,重庆市城管局高度重视,立即将唐伟的意见建议转交给了直属负责维护管理内环快速路的市政设施运行保障中心,吸纳并研究整改措施。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内环快速路原设计为高速路,道路断面设计为单向横坡,路面采取横向分散漫流方式排除路表水。在路堑段汇集于道路两侧边沟内,路堤段排放至边坡,超高段外侧路表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流经内侧半幅路面排放。

2010年,内环实行“高速路”改“快速路”时,为满足道路绿化景观及保洁要求,市设施中心(原市设施局)在部分路段安装了路缘石,超高路段设置了排水槽,但此后的确在遭遇强降雨等天气时,部分超高路段内侧车道短时间有积水情况。

为此,市城管局要求市设施中心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重点对暴雨易积水地段进行监测、采取临时有效措施,提高排水能力,消除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019年,我们已重点对盘龙立交主线段、成渝陈上段(二郎至陈家坪段)、渝遂路大学城隧道口段等道路大弯道处的中央分隔带易积水点加强了日常监测和巡查,并将所有易积水点均纳入了防汛预案。同时,采取了在日常时期加强疏浚清掏,暴雨时期安排防汛人员到现场巡查、蹲点值守、疏通、抽排等可靠措施,保障排水能力。”市设施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内环快速路全线道路已纳入品质提升计划,他们将根据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同时结合市城投集团目前正在实施的内环高家花园大桥至西环路段拓宽改造工程,拟用2年时间,分路段有步骤推进内环快速路综合整治。

此外,对部分路段还将按照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标准,设置地下排水系统,进一步解决积水道路病害,推进城市品质提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