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因地制宜构建中山古镇消防安全新格局

01.08.2016  19:36
   本网讯 重庆江津区中山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老街沿河而建,全长1132米,有铺面356间,多为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防控压力大。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因地制宜,主动作为,不断夯实消防安全基础,全面构建消防安全新格局。
  政策与制度同步,安全责任层层落实。一是政府高位统筹。区政府将古镇消防安全工作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内容,细化和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消防工作职责,把消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确保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见成效。二是部门依法监管。公安、旅游、安监、工商、消防等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建立了定期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三是镇街细化责任。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大、中、小三级责任网格,逐级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逐级签订500余份《消防安全责任书》至每一个家庭和个体工商户。
  发展与保护并重,消防基础日益强化。一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古镇地理环境、建筑布局、水源现状,将消防规划纳入《中山古镇发展与保护规则》中同步编制、同步实施,因地制宜地配套建设消防基础设施。二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室外消火栓20个,沿河取水平台4个,消防器材集中配置点4个,配置灭火器80具以及水带、水枪、火钩、火铲、消防梯等灭火装备;因地制宜的在老街高处设置6门消防水炮,实现老街建筑全覆盖。三是民建公助,补齐短板。采取居民购置、政府补贴的形式,在重点部位推广安装了独立式感烟探测报警器和简易喷淋设施,完成了建筑室内电气线路穿管改造,古镇抗御火灾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以政府购买形式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有效降低了灾害风险。
  人防与技防结合,防控体系日趋稳固。一是消防队伍建设多元化。组建政府专职队1支、微型消防站1个、志愿消防队4支,装备消防车2辆、手抬消防泵3台等消防器材装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消防安全联防、协防,以相邻的10至15户为一个单位,开展互帮、互查活动,组织防火巡查看护,加强动态防控。二是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网格化管理人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火灾隐患预警、发现、整改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力求构建全覆盖、无盲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改体系;同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其提高消防意识,做好防火工作。三是消防宣传教育多样化。融入旅游文化,在各主要路口、重点场所设置了独具特色的消防安全提示和旅游路线图,设置消防宣传标语200余幅、展板10余块,在商铺、饭店、宾馆等营业场所张贴或摆放消防“三提示”和画册1000多套。(审核人:弋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