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回渝 四年画毛主席考察公社

06.07.2015  10:29

  “历史的回响:中国美术馆藏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展”正在重庆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27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27件作品中唯一的中国画作品《川西三月》,是由我市著名国画家马振声、朱理存、周顺恺共同创作而成,这也是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唯一的重庆艺术家创作的作品。

  巨幅国画《川西三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其创作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7月5日,记者专访了《川西三月》创作者之一、重庆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周顺恺。

  从全国600余作品中脱颖而出

  1958年,毛主席到四川郫县红光公社视察。周顺恺介绍,《川西三月》的创作正是以此为题材。

  《川西三月》尺寸为5.79米×2.34米,作品真实、自然地艺术再现了毛主席与农民亲切交谈的场景,塑造了毛主席亲民和蔼、川西农民朴实的生动形象,传达了“人民领袖和人民在一起”的主旨思想。

  该作品从2005年开始构思创作,由时任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马振声主笔,时任重庆国画院顾问朱理存、院长周顺恺三人联袂创作,历时近4年才最终完成。

  2009年10月,《川西三月》成功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成为我市唯一入选作品,也是西南地区入选的4件作品中唯一的中国画,堪称我市画家在中国画领域和美术领域精品创作的重大突破。为此,重庆市人民政府为3位画家记个人二等功。

  据了解,由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于2004年,结束于2009年,是建国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工程。文化部组织权威专家反复评选,最终从全国1000余名画家的600余件作品中,选定了104件作品进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川西三月》成功入选,证明了3名创作者的艺术造诣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此次在渝展出,也是《川西三月》自2009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后首次“回家”。

  曾到红光公社去实地搜集素材

  《川西三月》呈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遍地油菜花黄的田间,毛主席手拿一株农作物,面带微笑,侧耳倾听农民的心里话;围在毛主席周围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

  周顺恺向记者介绍,作品创作灵感来自上世纪50年代末一首歌颂毛泽东去四川考察的民歌《毛主席来到咱农庄》——“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春雷响四方……

  作品中,艺术家刻画了30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牵着耕牛、扛着锄头的农夫,有系着围裙、背着小孩的农妇,也有戴红领巾、手拿镰刀的学生……

  周顺恺说,为真实反映当时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他们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还到当年毛主席考察的红光公社去实地搜集素材,“画里的人物设置、油菜花地、各种农具……人、景、物,都是我们反复分析和探讨后确定的。

      选稿编辑:张应梅

      链接: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7/06/c_1115821518.htm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