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土家族优秀作品”黔江揭晓 12作品新鲜出炉

13.07.2017  20:06

7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黔江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文学奖“土家族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暨“著名作家品读黔江”采风活动在重庆市黔江区举行。中国作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领导,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市民宗委和黔江区领导,部分省市作协领导,武陵山区文联、作协领导,全国部分著名作家、学者、诗人及相关新闻媒体记者等1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和采风活动。

土家族优秀作品奖”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主办的继中国蒙古族、哈萨克族优秀作品奖之后的第三个文学单项奖,代表了中国土家族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推动武陵山区土家族文学创作整体水平上台阶,抢占全国土家族文学创作高地,推动黔江文化建设和旅游大区建设,进一步提高黔江知名度和美誉度。据了解,此次首届“土家族优秀作品奖”评选时段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文学作品。 

14日晚,颁奖典礼在黔江会议中心举行,对12位获奖作者颁奖,同时上演了《黔江老调》《阿蓬江上对山歌》《濯水月光》《太阳出来喜洋洋》等文艺节目。湖南省作协专业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蔡测海的长篇小说《家园万岁》,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的中篇小说集《温暖的亡灵》,重庆市黔江区作家协会主席钟天珑的诗集《无言的爱》,广东省中山市作协副主席谭功才的散文集《鲍坪》,湖北利川市委宣传部干部罗晓燕的长篇小说《盐大路》等5部作品获“优秀作品专著奖”;湖南省凤凰县文联民族书画院干部田永的中篇小说《长寿碑》,山西文学月刊社副主编陈克海的中篇小说《没想到这园子竟有那么大》,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公安局干部刘少一的中篇小说《山村猪事》,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纪委干部陈丹玲的散文《低处的流淌》,湖南省临澧县文家乡文家村宋庆莲的组诗《和生命有关》等5篇作品获“单篇优秀作品奖”;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讲师魏巍的文学评论《抵制记忆与遗忘书写——沈从文创作心理论》,武汉市洪山区金地格林小城梦茵区2K603彭绪洛的中篇小说《险护巴国廪君剑》等2件作品获“新锐奖”。

期间,还举行了“黔江大讲坛”之文学与旅游讲座,所有来宾参加了走进黔江芭拉胡、小南海、土家十三寨、濯水古镇采风活动,品读大美黔江的魅力。

相关链接:

采风点简介

一、濯水景区

建设中的濯水景区 王江龙 摄

濯水景区位于黔江区濯水镇,由濯水古镇AAAA级景区、蒲花农业观光园和蒲花暗河AAAA级景区三部分组成,柔媚的阿蓬江和娟秀的蒲花河在此交汇,渝湘高速、渝怀铁路和国道319线贯穿景区而过。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突出,蒲花暗河、天生桥群、间隙泉、农业观光园区、明清老街在此融为一体。景区内生态与人文交织、观光与体验并举、现代与古朴并存。

濯水景区于2015年11月启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申创工作,计划投资12.9亿元,开工建设蒲花暗河环线公路、景区主游客接待中心、濯水风雨廊桥延伸工程、古镇文化提升工程等20个创建重点项目,丰富景区游览性,力争2017年底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一流,历史文化特色明显,兼具山水生态休闲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芭拉胡景区

芭拉胡景区 

黔江芭拉胡景区(原名城市峡谷景区)位于黔江新、老城连接核心地带,有黔江中心城区的“肺叶”之称,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是全国乃至亚洲唯一在城市中的峡谷。城市峡谷横跨七个地质年代,兼具喀斯特、砾石、丹霞等地貌特色,峡谷两岸悬崖绝壁,森林植被茂密,溶洞密布,峡谷平均深度200米、垂直落差高达500米、长10公里,拥有高达123米世界最高巨幅摩崖观音像,构筑成为大武陵唯一的极致峡谷体验、极奇峡谷景观、极美峡谷城市、极叹峡谷文化的奇幻景区。目前,已完成玻璃观景台、玻璃栈道、主入口景区大门、游客中心、拜佛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于2016年12月8日成功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一步将围绕创建5A景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溶洞开发等,不断提高景区经营管理水平和宣传营销力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三、小南海景区

小南海一角 洪利峰 摄

黔江小南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城区32公里,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2.87平方公里,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因公元1856年6月10日当地发生震级6.25级、烈度8°的地震而成,被喻为“深山明珠”“人间仙境”。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湖口奇石竖立,溪水萦回,湖内港汊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朝阳寺、老鹳坪、牛背三个岛屿,古松蔽日、茶花连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景区内大垮岩、小垮岩、断碉绝壁及岩石垒成的大坝等地震遗迹,至今仍清晰可见。小南海环湖修建了“地震之路”步游道,并建造多个大型恐龙模型,让游客更亲密的感受小南海地震遗址文化。

四、土家十三寨

土家十三寨 杨敏摄 

黔江土家十三寨,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北部地区的板夹溪流域,距黔江城区41公里,距重庆约320公里。该区海拔670—1835米,涉及小南海镇的新建村、桥梁村、塘莲村和南海村4个行政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区内植被茂密,环境清幽,气候凉爽,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这里世居着一支既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土家族,他们是全国土家族的一部分,亦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现有人口4282人,1228户,其中土家族3814人,占总人口89%,有王、张、陈、吕、罗等十八个姓。其间错落分布着13个村寨,村寨多为吊脚木楼聚合而成,村寨四周均有郁郁葱葱的“风水林”,依山就势、竹树掩映、溪水相拥,终年四季有锦鸡、白鹤、山羊、猴群栖息出入其间。既独具特色、又浑然天成融入一体。他们常年居住在深山坡谷之中,与外界联系甚少,至今保存延续着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风俗习惯、独具风格的民间文学、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珍奇的工艺……

2009年,这里建立起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它由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和13个土家村寨组成。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集展示交易、旅游休闲、情景购物、互动体验为一体,完整的保存着土家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民物,成为探秘土家文化,欣赏土家美景的又一个理想地。

记者 唐国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