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诞生于1945年,重庆人喊它“土飞机”,乘坐要买铜板票

10.04.2020  11:01

在重庆,那一条条看似不起眼的小街小巷背后,或许还隐藏着一个时代的秘密,代表了一代人的生活痕迹。就像已经消失的老城门临江门、重庆第一关佛图关、酷似电影场景的洪崖洞、有神龙出没的龙门浩以及缆车遗址望龙门等等。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个地名背后,隐藏的却是一段又一段山城市民的青春记忆。

望龙门与龙门浩

如今的重庆城是在历经秦代张仪筑重庆城,蜀之李严,南宋彭大雅,以及明代的戴鼎的修筑之后成型的。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戴鼎筑的那十七座城门,而在这九开八闭的城门中,却并没有望龙门这一说。

至于这条位于渝中区下半城东水门和太平门之间的长江边上的小街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据传,每年夏至,洪水猛涨,两岸人家将被淹没时,游来了一条龙,化解了危难。而这条龙见山城景致不错便长居于此,从此洪水不再。而对面长江边两座礁石倒映水中,很像一座龙门,龙王见龙门,就像看见自己的家。于是,人们把长江北面的地方叫做望龙门,而把南岸叫做龙门浩。这个传说为这个古老的小地方附上了神秘的色彩。

老城墙下老码头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重庆是一座发源于码头,与码头文化密不可分的江湖之城,历史之城。而位于渝中区东南部长江北岸,东水门码头与太平门码头之间的望龙门码头就是铸造山城码头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明代时期,在望龙门的临江峭壁上,修建了城墙与闭门太安门,直至1935年拆除了此段江岸城墙,开始修筑石梯通道,开辟到江边的码头,一直延伸到长江边,市民由此可以乘渡船到南岸。这条重要的航运路线成为了山城抗战时期重要的货运之路,不仅为重庆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为南岸上新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直至滨江路的修建,拦断了去江边码头的路,望龙门码头这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连接解放东路和长滨路的普通街巷名。

旧中国第一个客运缆车工程

就在这条到码头的街巷上,还修建了抗战时期的全国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山地交通工具——望龙门缆车站,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和梅旸春合作设计。在上世纪40年代为运送过江旅客到达下半城而建,至上世纪90年代停运,如今只剩下缆车轨道的遗迹和纪念碑。

在重庆这个两江环绕,四面环山,道路陡峭崎岖的城市,人们每日爬坡上坎往返于码头,川流于那陡峭的坡坡坎坎之间。在那个车都很少的年代,人们出行除了坐滑竿和黄包车就只能走路,也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城人民火辣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棒棒文化。

然而抗战爆发,山城成为陪都之后,码头上来往客商、过江行人越来越多。为解决这爬坡上坎的交通问题,国民政府决定在水势较缓来往人群密集的望龙门码头修建缆车道。

最后经过精心设计,这一轰动全城的国内首创下河缆车在1945年5月16日正式通车运营。缆车的上车站建在陆地,而下车站是建在江边,还根据长江的季节性水位变化,以及航运情况而设置站点。

缆车正式开通运营后,重庆市民对这个从未见过的新玩意,满是新奇,一时万人空巷,涌来参观。市民纷纷购买压制的铜板票,往来反复几趟,感觉是在腾云驾雾,还亲切的称作“土飞机”。在开通初期,每天客运量在五千人左右,最高时达到七千余人。

两节载客50人的车辆每次都满满当当好不热闹,尤其是上、下缆车在中间交汇时,车与车的距离只有二、三十厘米。乘车的一些杂皮崽儿,趁机用话挑逗漂亮妹儿,甚至还伸手去摸人家的手脸,引得一阵哄笑。从缆车望去,两边街巷的建筑依山势而建,是典型的老重庆风格,有时甚至还能望见做饭人家的袅袅炊烟,这也成为了山城交通的一大特色。

历经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带动了南岸上新街发展的望龙门缆车在时代洪流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尤其在1987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条大型跨江客运索道——重庆长江索道建成营运之后。从渝中区上半城到南岸上新街有了新的交通方式之后,望龙门码头到龙门浩的过江轮渡,这才衰落成为了遗址。

觅食研究所

原标题:望龙门:诞生了旧中国第一条入江客运缆车,代表一代山城人永恒记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