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地质员一个建议 让重庆520人躲过滑坡灾害

26.06.2016  22:52

  对于80后、90后年轻人来说,我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期”的一代人。我们实实在在感受着中国的每一点改变,见证着中国的每一个奇迹。在改变和奇迹背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是理性斟酌和思考的结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重庆晚报对我市奋战在工作一线的80后、90后优秀党员进行了集中采访,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从他们身上找到新时期共产党人敢作为、敢担当、能担当的品质。这是新时期,党的新鲜血液,是民族前行不竭的动力。

  他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一毕业就扎根奉节县3年;他是一名普通的地质员,拿着地质锤和罗盘走遍了奉节山山水水;他是一位妻子的丈夫,至今还欠同事一杯喜酒欠妻子一次婚纱照。

  他就是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驻奉节办事处主任——28岁的共产党员王琦,3年来作了34个地质调查报告,他的一个建议挽救520人的生命。

  王琦印象:一身迷彩服一双泥巴鞋

  “今晚8点可能有强降雨,要加强重点地质隐患点巡视,大家要做好准备……”和王琦见面,已是23日傍晚6点40分,来不及寒暄两句,王琦的手机又响了。

  一身迷彩服,一个书包,一双布满泥巴的皮鞋,皮肤黑里透红,咋一看,像个建筑工人,今年28岁的王琦看上去有30多岁。

  “不好意思,迟到了。”看到记者,王琦满是抱歉。不过这已经是近段时间以来,王琦最早时间下班。而且也是近半个月以来,第一次回奉节县城家里看望怀孕5个月的妻子。为此,王琦先从山上花半小时搭摩托车到康乐镇,再花1小时从康乐镇坐班车到奉节县城。

  奉节县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全县有173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几乎占到全市1/10。“每年5月至10月,几乎天天驻扎在乡镇。”王琦说,这段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各个地灾点巡视,晚上7点才能回乡镇驻守点。来奉节3年,王琦几乎跑遍了奉节所有乡镇、村寨。

  王琦其人:老婆就是地质锤和罗盘

  王琦是四川德阳人,2013年硕士毕业于长安大学工程地质专业。作为当时地质矿产研究院派往奉节县的唯一一位工作人员,王琦既是办事处主任,又是员工,还是炊事班班长,而且人生地不熟。

  帅友伟现在是奉节县国土资源房管局执法大队的大队长,3年前,他是该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副站长,有着30年工龄。当时是王琦在奉节工作的直接联系人,也是王琦第一个认识的人。“一个不到25岁的年轻人能安心留下来吗?”帅友伟和同事对这位“专家”议论了起来。

  第一年,王琦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一周4天以上都在乡镇村寨,晚上回到单位撰写地质灾害抢险报告。

  奉节县国土资源房管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李建军告诉记者,有些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在杳无人烟的深山老林,连路都没有,很多时候都是攀藤而上,最远的单面路程要4小时。

  记者看到,王琦的背包里就是一把地质锤、一个罗盘、一把卷尺、一张地图、一个水杯。一支手电筒以及笔和本子。“在山上几乎是一手拿地质锤,一手拿罗盘,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吃包里的干粮,要不就摘点野果。”王琦说。

  在采访中,王琦的妻子陈超悄悄对记者说:“他的老婆就是地质锤和罗盘。

  “他的愿望最简单,看到天上出现星星和月亮,他就踏实了。”陈超说,因为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多半都不会下雨,不下雨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到奉节工作第一年过年回家,原本肤色较白的王琦把母亲吓了一跳:“就像一个煤炭工人。

  王琦其事:一个建议救了520人

  2014年8月31日,渝东北地区连降暴雨,奉节县地质灾害频发。

  第二天,王琦与帅友伟冒着大雨赶往现场应急调查。道路泥泞,好多地方都在滑塌。王琦在调查大树集镇泥石流堆积区范围时,脚下一滑掉入泥石流堆积体中了。泥沙很快淹没到上半身,帅友伟上前一把将王琦拉出泥潭。“当时他身上有好几处都被泥石擦伤。”帅友伟说,王琦一瘸一拐地来到老乡家的屋檐下,用屋檐水冲掉泥沙,连换的衣服都是向老乡借的。

  当时,王琦正在和陈超谈恋爱,王琦既没有告诉父母也没有告诉陈超。“没过多久就是中秋节,那时正在生他的气,因为中秋节他又没有时间来陪家人。”陈超说,“直到同事发了一张王琦用屋檐水冲洗泥沙的照片,并告诉我王琦差点命都没了,我当时就对他打心眼里佩服。”在和记者聊天过程中,已有5个月身孕的陈超摸摸肚子,又看看身边黢黑的丈夫,眼里闪着泪花。

  在9月1日,王琦和战友们对大树危岩和白树梁滑坡作出了定性判断,确定其为欠稳定状态,随后进行拉网式排查。

  细心的王琦发现斜坡已有裂缝加剧,加之强降雨一直持续,随时可能整体滑动。刚毕业一年的王琦马上向奉节县应急抢险总指挥向益平作了汇报,建议整体撤离。

  向益平采纳了他的建议。9月2日凌晨3点,老街后部东侧的余家包滑坡,3栋高层建筑以及道路被毁,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但无人员伤亡。所幸,滑坡威胁范围内的520人免遭厄运。

  对话85后党员王琦

  记者:来奉节后悔吗?

  王琦:当时有点后悔,不过现在发现爱上了这份地质工作。

  记者:你觉得优秀党员的标准是什么?

  王琦:不仅要为自己考虑,还要为整个行业考虑,为老百姓考虑。

  记者:目前愿望是什么?

  王琦:希望孩子出生的时候他在身边。

  老党员说:他苦干实干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副院长、全国青联委员程礼军: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诠释地质工作,我认为就是“”,常年远离亲人,跋山涉水。王琦同志作为我院派出的青年党员优秀代表,长期扎根基层,高质量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各项地质勘探及地质灾害排查任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高贵品格,展现了85后青年党员敢为人先、担当实干、争当排头的先锋形象,是新时代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

  重庆晚报记者 何浩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后

  85后青年党员王琦,常年用双脚丈量奉节县的乡镇村寨,用脚掌感受地表的温度和疾病,靠自己的知识文化救了520名乡亲。

  青年党员如何在大变革的舞台上发挥生力军作用,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呢?在这里,王琦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