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美丽山水 让城市寻回山水精神

08.08.2015  09:11

  山更青,水更绿,坐拥美丽山水,寻回了山水人文精神,拥有“自然山水之美”、“城市形态之美”的重庆就是重庆人惬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山水而灵。”这是中国规划与建筑大师吴良镛曾说过的话。现在,它正在成为重庆这座山水城市未来发展的映照。为了让重庆“显山露水”,去年9月,“美丽山水城市”首次作为城市性质,被写进我市城乡总规。日前,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专项规划也正式编制完成。规划理清了主城区山系、水系、绿系脉络,明确了生态体系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的规划管控措施。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拜大自然所赐,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绿城”,是一座美丽的山水之城。这里既有高低错落的山景,拥有立体之美,又坐拥长江、嘉陵江及其江河支流,拥有灵秀的景致。山、水、城都有,这样一座山水之城,岂能不让人乐之,心向往之?

  一个地方拥有先天的资源禀赋,是城市的幸事。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常看到,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不重视自身的资源禀赋,不遵循自然规律,不尊重城市地理人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发展的推土机简单粗暴地破坏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脉的结果,就是城市成为“千城一面”的钢筋水泥森林,自然生态被损害,城市历史肌理消失。有山难见山,有水难亲水,丢掉了最可贵资源禀赋的城市,不仅让现代都市人失去了原生态的田园牧歌之乐,难以满足他们对于家园生态的环境保护诉求,也因为丧失了自然、人文底色,缺失了基本的吸引力,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显然,要让都市人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让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城市,成为都市人的诗意栖居之所,城市就必须因地制宜,返璞归真,寻回山水精神,找到人文依托。正如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所说的那样:“城市是流传文明成果的平台,城市应有个性与特点,否则将在城市竞争中黯然失色。

  现在,把“美丽山水城市”确立为重庆这座城市的性质,相关专项规划也随之出炉,其实就是充分把握住了重庆城的个性与特色,通过充分尊重重庆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文化底蕴,来让重庆这座城市更有吸引力。重庆人有与生俱来的山水情结,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坚持。重庆这座城市,只有背山靠水,保持自身特色,才可能以对自然禀赋的充分尊重,去承载一代代重庆人对这座城市山水的情感记忆,才可能以良好的生态、舒适的环境,让重庆真正成为一座看得见山水,载得动乡愁的地方。

  二十多年前,面对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浪潮,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颇有前瞻性地提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就是“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现代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体现。他把中国未来的城市描绘为“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城市有足够森林绿地、足够的江河湖面、足够的自然生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宜居环境”。如今,观山、亲水、享绿的“山水城市”重庆,正在把这种城市构想变成现实。山更青,水更绿,坐拥美丽山水,寻回了山水人文精神,拥有“自然山水之美”、“城市形态之美”的重庆就是重庆人惬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李妍)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