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娃农村插秧 体验粒粒皆辛苦

12.05.2015  12:29

孩子们下田体验插秧。 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重庆晨报讯 记者 黄晔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很多小学生都读过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但白米饭究竟是怎么长出来的呢?不少城里的孩子对此一知半解。

 

鲁能巴蜀书院一年级5班的学生昨天亲身体验了一回。5班的家委会跟班主任杨柳老师商量,在巴南区石龙镇租了一亩水田,35个小学生下地插秧。

上午9点,孩子们坐上大巴车来到了石龙镇乡下。村民看到这么多城里长的白生生的娃娃来到农村都来看热闹。村长指着一块水田说:“这是特意为你们留的。

为什么要带娃娃们下田插秧呢?现场村民跟家长拉起了家常,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有少为孩子的吃饭问题操心,家里爷爷、奶奶经常追着喂,只为了让孩子多吃两口。

天上烈日当头,小学生们在家长的指导下脱去鞋袜,依次走下水田。大家小心翼翼地手牵着手,尽管万分小心,没走两步还是有4个小朋友一屁股坐进稀泥里,瞬间就把自己变成了“泥娃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付瑞鑫一边跟着爸爸插秧,一边诵读唐诗。

村长让村里的几个插秧高手给小学生作示范。村民传授经验说,插秧要退着走,这样才能防止踩到先插好的秧苗。刚才几个小男生因为前后左右随便插,等到手里的秧苗插完,准备到岸边取秧苗的时候,一不留神把自己先前插的踩到了,听到农民伯伯的经验之谈,他们若有所悟:“插秧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0点下田,接近12点,大家才把一亩地插满了秧苗。

午餐是百家饭,每个家庭都带了些菜,在村上的农家乐煮了一锅稀饭。劳动后的孩子们显然比平时胃口好得多,好多孩子很快就吃了一碗稀饭,还要求再加点。班主任杨柳老师看在眼里,觉得稀奇,平日在学校吃午饭,好多孩子能吃一碗就不错了。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