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何处来》昨日签售 读者想要带着此书去寻根

02.05.2015  11:23

 

5月1日,大坪龙湖时代天街,《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路采访纪实》出版签售现场。见习记者 谢智强 摄

  “我一早出门,专门为了来买这本书!”5月1日,《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路采访纪实》在大坪龙湖时代天街A馆广场进行签售,现场排起队伍,人气颇旺。78岁的唐照容退休前是历史教师,她告诉记者,自己对“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要买本书回家细读。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市人大常委、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等参加签售活动。

  该书由周勇主编,重庆出版社出版,以去年6月本报与重庆晨报联合开展的“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路”大型系列报道为蓝本,再现了数百年前湖广填四川移民的艰辛迁徙,展现了移民对重庆城市文化的塑造和改变,兼具史料价值与可读性。

  “有了书,我心头就有了底

  “拜托你们快点把书卖给我嘛!”昨日上午,签售活动尚未开始,77岁的邬云德就从璧山赶到了签售现场。他手里攥着准备好的买书钱,不停询问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可以买书。

  10点,邬大爷终于买到了书,他像抱孩子一样把书搂在怀里,笑逐颜开。“好好好,有了书,我心头就有了底!

  为啥这么说?原来,邬大爷家谱上记载的祖籍正是“湖北麻城孝感乡”。但孝感乡在哪里,该怎么去,全家人都不知道。久而久之,“寻根”成了邬大爷的一块心病。

  4月29日,邬大爷从报纸上看到《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路采访纪实》将举行签售活动的消息,喜出望外。昨日一大早,他就坐上地铁直奔大坪。他说,有了这本书,今后就能带着家里人去“寻根”了。

  无独有偶,70岁的付国成也因为买到书而格外开心。他家住长寿区晏家镇,为了买书,他先坐长途车,再坐轻轨,拄着拐杖到处问路,终于在上午快12点时到达签售现场。他说,“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众说纷纭,自家也有祖籍麻城的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靠这本书弄明白。

  而76岁的陈照伦更想在书里找到寻亲的线索。他是巴南区石龙镇大桥村人,据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湖广省辰州府沅州中一里二甲桐子冲的陈万兴、陈万明、陈万林等八兄弟入川。但由于没有入川的详细时间和地点,老人只能联系到八兄弟中的两支后裔。湖广省辰州府在哪里,血脉相连的亲人该怎么去寻找?他希望能从书中得到启发。

  回答了“我从哪里来,祖先是谁”的共同问题

  虽然买书的大多是老年人,但也有一位年轻市民一口气买了3本,说要带回去收藏。据重庆出版社统计,仅在当日上午的签售现场便售出200多本。

  这本书为啥会这么“”?目睹市民踊跃购书的情景,一直在现场签售的周勇很是感慨。他表示,“麻城孝感乡”是万千移民后裔的乡愁所在,而“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路”大型采访不仅探明了孝感乡究竟在哪里,回答了“我从哪里来”,更通过讲述移民入川后繁衍生息,振兴川渝的故事,阐明了“我要往哪去”,激发了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和责任感。

  重庆移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广会馆管理处研究员岳精柱也表示,湖广会馆每年要接待许多寻根者,对乡愁的渴望存在于每个人心底。如今《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路采访纪实》出版,更是集中地回答了“我从哪里来,祖先是谁”的共同问题,这也是该书受到市民欢迎的主要原因。(记者 申晓佳)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