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 你愿意给导游小费吗?

19.08.2015  10:53

新近,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肯定并支持推广导游薪酬制。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旅行社要探索建立基于游客自愿支付的对导游优质服务的奖励机制”。这条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旅行社可以制定相关的“小费”制度,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小费走向合法化的标志。

重庆晨报记者 吴国富 报道

10年来,我先后2次在国内旅游团队中率先推出自愿小费制,但都失败了。”17日下午,重庆森林国旅总经理刘铭告诉记者,此次三部委出台的意见把自愿小费制推到了前台,让人们重新来认识它。刘铭表示,他考虑近期在国内旅游团队中第3次推出自愿支付导游小费制度,大概是国内团队每人每天或者1~3天内支付5~15元的小费,前提是游客自愿。

两次推导游小费制都流产

刘铭说,2005年1月,森林国旅(当时叫三峡森林旅行社)明确在报纸上打出了一则广告称:春节期间该社的旅游团不会带游客接触任何自费项目,游客可为导游和司机的服务打分,如果对服务满意,游客在自愿的前提下,可支付导游5~10元不等的小费。但是,由于当时很多人对小费制不理解,在坚持半年之后就名存实亡了。

2011年,森林国旅第2次在国内旅游市场推出自愿小费制,推出不久也因被市场冷落而消失。

既未禁止也未公开提倡

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旅游服务人员的小费制在中国既不是从来没有,也没有公开提倡,但在政府管理层面上早些年并没有认可。1987年,国家旅游局就发布了《关于严格禁止在旅游业务中私自收受回扣和收取小费的规定》,但在当时入境游的团队、游客中,多数入境游客都有自愿支付小费的习惯。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与几位经常出游的老人攀谈,他们几乎不太赞同另外支付小费。他们认为,导游服务好是理所当然的,其服务费用涵盖在参团费里了。一家旅行社副总张韬认为,自愿小费制需设计好、宣传好,要让更多人理解,才能起到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目的。同时,还需确保自愿小费制不能变味。

说法

旅游小费制是一种必然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院长王宁认为,导游收小费是国际惯例。他说,几乎所有行业的工作人员都有薪酬保障,唯独导游没有。从国际惯例来看,导游收入一般分为2个部分,首先是有基本薪酬;其次是由游客支付的服务小费。王宁说,在国内,除广东游客在国内旅游中一般要自觉支付小费外,其他地方的游客就几乎从来没有付小费的习惯,更何况以前国家是严厉禁止的。

王宁说,小费制得到认可,这是大好事,加上导游薪酬保障,对解决游客、社会各界广为诟病的强制消费、增加自费项目等都有好处。

操作层面上需探索方式

到底该怎么看待“旅行社要探索建立基于游客自愿支付的对导游优质服务的奖励机制”呢?金明律师事务所程小龙律师认为,其实《旅游法》并没有确认导游收取小费为非法,在《旅游法》41条中规定为“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应解读为:不得索要,但是游客自愿给却不属于禁止范畴。简单说,不是不能收,而是不能去索要。三部委的“指导意见”也与《旅游法》吻合。

由此看来,就不存在什么旅游小费合法化问题。其次旅行社应在操作层面上探索一个方式。

导游服务费不等同于小费

有人认为“导游服务费就是小费,可由游客在行程中直接向导游支付”的观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杨富斌教授明确表示,这是把导游服务费和小费混为一谈。杨富斌认为,“导游服务费”是指根据旅游法第六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在安排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时,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的导游人员服务费用。这是旅行社应当支付给导游人员的劳动报酬,是旅游团费的组成部分,必须写在旅游包价合同里。而“小费”通常是旅游者因导游人员服务质量高、服务态度好等在旅游团费之外,自愿付给导游人员的费用。

 链接>

小费怎么给 是个技术活

出境游的“小费规则”你懂吗?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高敏华 通讯员何佳怡

您到国外旅游时,是否也曾遇到这样的尴尬:做完一个超舒服的SPA,却为不知道该给多少小费而忐忑不安?当服务生把您送到房间,站在门口迟迟不离去时,您才恍然想起需要付小费?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没有付小费习惯国家的人们,了解一些其他国家的“小费规则”,如哪些国家需要给、什么场合给、给多少合适等,可给您的旅途减少不少纠结和麻烦。

【这些地方不用给】

新加坡机场明令禁小费

在一些国家,其本身就没有收小费的习惯,或者已经将服务费打入账单,游客消费的时候就不需要再付小费了。

例如,这两年比较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没有收小费的习惯。若是在韩国打高尔夫球,费用就已包括球童费、果岭费和球车费,所以即使球童全程跟随服务,也不需要再额外付小费。对于服务特别好的球童,客人会赠送饮料以示感谢。

而在新加坡,10%的服务费已经打入账单,所以不会有人再额外支付小费。有时候如果客人主动付小费,还会被认为是服务人员服务不到位的体现。在机场,小费更是被明令禁止的。

【这些地方必须给】

一件行李1美元是国际惯例

在必须付小费的国家如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只要接受了服务就要付小费,包括酒店服务、餐厅服务、车辆服务、按摩娱乐服务等,无论您是基本满意还是很满意对方的服务,就可用付小费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赞赏。

除非对方提供的服务实在很差,那么你也可以通过不付小费的方式来抗议,或是用更好的方法如向其上级主管投诉。

有个国际惯例需要知道,门童帮您拿一件行李,您需要付1美元的小费。

●泰国

酒店:需要支付行李运送员每件行李1美元或是20泰铢。三星以上酒店保洁员的小费已经计入了房费,但出于礼貌,可在枕头下放1美元。

按摩:在泰国体验按摩后,记得给技师2~3美元或40泰铢的小费。在五星级酒店或高端SPA会所,则需要支付15美元的小费。

餐厅:享用一顿晚餐后,请为你的服务生留下1美元或20泰铢。

●美国

餐厅:去餐厅就餐,若有人接待、问你需要什么,那么点完餐后给你上菜的时候,你是绝对要给小费的。在你用餐的过程中,他们还会问你食物如何、祝你用餐愉快等。午餐是付账单的10%~15%作为小费,晚餐则是15%~20%。如果一同用餐的人数超过5人,餐厅有一个名词叫 Party Over Five,则你必须付18%的小费,否则就是失礼了。计算出的小费不必太精确,四舍五入到“”就好。如果你点完餐拿到食物就走,不在餐厅用餐,你可以给小费也可以不给。在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就餐就不用付小费了。

酒店:每件行李1美元,如果住的是高级旅馆,还要多付一些。住客通常都是在早上出门前,在每一张床的枕头上放1美元的纸钞。自驾的话,酒店泊车一般收5美元小费。

计程车:通常是付15%的小费。

●英国

酒店:行李员每件行李收小费1~2英镑,保洁员每天收小费1~2英镑。在五星级酒店里,小费则需提高到5英镑。

餐厅:你必须先擦亮你的眼睛查看账单,许多选择性的费用已经涵盖了小费,所以别给重复了。否则支付10%的小费是得体之举。

导游:计程车司机、泰晤士河游船的水手会问你要10%的小费。导游的话,可以在一天的旅程结束后支付其10%的小费。或是请他吃顿可口的午餐,可等同于小费支出。支付的货币可以用欧元代替英镑。

【这些地方可给可不给】

付小费时请用纸币

东南亚是佛山人出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这里小费的规矩也不同,马来西亚是个接受小费的国家,不过相对随意,给小费会让提供服务者很开心,但不给也是正常的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给小费,请用纸币,因为把零碎的硬币当小费像是施舍。

●马来西亚

酒店:如果你请礼宾部的服务生帮你把行李送到房间,请付1美元小费,其他情况下则没有支付小费的传统。如果要在房间给保洁员小费,最好当面给,或是放在信封里写上“Tips”字样。如果你将钱放在床头,酒店客房服务人员未必会拿走。

餐厅:每笔消费的10%已经计入小费支出中,你也可以像当地人那样,在付账时留下找零。

导游:需要支付私人导游每天5~10美元的小费。

●菲律宾

酒店:菲律宾的酒店已经收取10%的服务费,所以不需额外付小费。

餐厅:需要查看你的账单是否已涵盖10%的服务费,如是便不用再付小费了,否则可付10%的小费。

导游:一般是每天20美元小费。

海关:过关时有旅客可能会遇到关员索要小费的情况,拒绝就可以了,不必害羞。

●意大利

餐馆:一般的餐馆最多给账单的10%作为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会放着专用于放小费的小盘子等。

酒店:通常不需付小费,如果常住,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工人5欧元。

出租车:不一定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这些地方请主动给】

忘付小费会被追上去索要

有时候小费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但有时候小费是必须的通行证。例如在印度及北非的一些国家,尽量还是主动给小费比较好。

●印度

在印度,如果你不给小费的话,很可能服务生会当面跟你要。例如在洗手间,会有人殷勤地给你递上纸巾,如果你很自然地接过来,那么接下去递纸巾的人会伸手跟你要小费,你需要给10~20卢比。

如果你真不想给,那么请不要随便接东西或者接受服务。

酒店:给行李员每件行李50卢比(约1美元)是得体的,保洁员每天要支付200卢比,放在床头就可以了。

餐厅:在一些高级餐厅,小费已经囊括在了你的账单中。但在普通餐厅,记得留下50卢比的小费。

导游:全天陪同的导游和司机在向你收取每天100卢比的小费之外,还会要你支付午餐的40卢比餐费。

●埃及

在北非一些地方,收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许多从事服务性工作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记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酒店:如果不支付每天1~2美元的小费,您的房间是不会被打扫的。需支付行李员每件行李1美元的小费。

餐厅:小费已包含在账单中,但再加付5%~10%的小费是这里的传统。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