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向员工借款680多万遭软查封 员工瞬间变身股东

07.01.2015  21:09
昨天下午,江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法官调解下,我市饮用水行业一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与19名员工现场拍板:公司拿设施设备抵欠员工的680多万元债务,员工再将设备转成股权经营———债改股,原本的打工仔瞬间变成企业股东,双方皆大欢喜。

老板向员工借款680多万

据悉,该饮用水企业成立有10多年,在重庆知名度较高。2012年初,该企业为扩大生产线,老总赵某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表示愿以2分利息向大家借钱,以将公司经营规模做大。张某、李某等19名老员工共凑680余万元借给赵某。双方约定每月月底偿还利息,本金还款时间为2014年6月。

此后每月月底,赵某都按时将利息准时打到员工银行卡里。2014年6月,企业经营遇到困难,赵某不能按时归还员工欠款。到了12月,大家有点着急了。“听说企业股东将部分设备抵押出去。”该公司一员工说。去年12月中旬,19名员工向江北法院提起诉讼。月底,银行卡上依然没有进账,于是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现场实施软查封

今年1月4日下午,执行局法官带着法律文书赶往该企业。“偌大车间灯火通明,看上去还在正常经营。见法官来,一位负责人快哭出来了。”刘成林说,经查,该企业经营状况基本良好,但遇到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同时也保障员工利益,法官决定实施软查封。“法院封条一旦贴出,就是实体查封,我们将封条贴在设备的边边角角,不影响机器正常运转,财务室也没有查封。这就是软查封。”刘成林说。

债改股员工变身股东

1月6日下午,法官召集企业负责人与员工代表来法院调解。

我们决定把部分设备拿出来抵债。”一名负责人说。“我们可不可以拿设备入股?”员工代表反问。10多分钟后,该负责人说:“赵总同意了,具体事宜再详细谈。

员工代表露出笑容:“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就怕老板不同意。我们很看好这个企业。困难毕竟是暂时的,大家一起扛过去就是。

这次软查封和调解,是法院贯彻‘生道(生存之道)执行’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人性化执法。”江北区法院执行局法官吉志说,按传统做法,企业欠钱进行强制执行,将通过法院查封、资产评估、拍卖等环节,最终申请人到手的钱到底有多少很难说。此次执行中发现该企业常年诚信经营,并且经营状况基本良好,因此采取了温和处理方式,促成双方和解。

(重庆晚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