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200多“双面手”助农户触网卖农产品

05.10.2015  09:45

      “卖土鸡找‘馆长’杨再崇就对了,他有个‘网网’在销哩。”9月28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岑龙村贫困户杨孝发对记者说。

        “不是‘网网’,是网络!”杨再崇在一旁忍笑纠正。

        从隘口镇到岑龙村,骑摩托车单程要走1.5小时。当日早上9点过,黑瘦的杨再崇就骑车驶进杨孝发家的院子。“这阵鸡子‘争气’,下了90多个鸡蛋哩!”腿脚不便的杨孝发跛着脚,捧着个竹筐迎出来。杨再崇赶紧把筐接了过来。

        杨再崇在本子上翻出杨孝发的名字,记下日期和鸡蛋数量93个,递给杨孝发93元钱。

        杨再崇跨上车,又回头补了一句:“如果网上卖了是好评,就给你‘分红’。”杨孝发点头笑笑。根据规定,如果这批鸡蛋在销售出去后收获的是好评,每个鸡蛋还能为他带来6毛钱的“红利”。而这些钱,得在卖完蛋后由杨再崇给他。

        “我腿不方便,不能干重活,还要供3个娃读书。”杨孝发告诉记者,自从几年前妻子过世后,家里更是雪上加霜,有一年娃娃们在校的伙食费全靠借。今年开始,“杨馆长”骑摩托车进村收鸡蛋,看到杨孝发家这么困难,就鼓励他养土鸡挣钱。

        “土鸡养好了,每两天产一个蛋。只要网上销售没问题,每个蛋能卖到1.6元哩。”杨再崇告诉他,土鸡蛋比洋鸡蛋要贵0.3元以上。

        现在,杨孝发养了80多只土鸡,每到收蛋时间就坐等杨再崇上门收购,比自己积攒上百个鸡蛋再背到隘口场上卖要方便很多。他每月卖土鸡蛋能收入1000元左右。

        现在,杨再崇的“武陵生活馆”已发展固定的土鸡养殖户300多户,其中80%左右是贫困户。他的这个“武陵生活馆”也成了全县土鸡蛋收购量最大的一个点,平均每天能收1400多个土鸡蛋。

        “像我们这样的山区,电脑普及率很低,很多村民连电脑开机都不会。”隘口镇分管扶贫工作的统战委员杨再育说,“如果没有像杨再崇这种‘下地弯得了腰,上桌能玩鼠标’的‘双面手’牵线,电脑开机都不懂的农民哪能这么容易就搭上网络去赚钱!”

        据了解,截至8月底,秀山已有“武陵生活馆”102家,像杨再崇这样的“双面手”有200余人,帮助上万农户上网销售。通过他们,全县网上销售土特产近5000万元,其中秀山土鸡蛋就占了1/3,农产品“进城”的成本比原来低了20%。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