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重庆深山发现千年古刹 300多座僧人墓地藏于寺中

18.04.2017  19:20

4月18日,是全球第15个国际古迹遗址日。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九龙坡区文管所承办的走进“川渝古道”公众考古活动,带领文物爱好者、志愿者走进走马镇的成渝古驿道,以及古驿道旁的慈云寺。重庆时报记者了解到,慈云寺遗址不仅是保存最好的古代寺庙基址,还藏着重庆地区最大的僧人墓群,慈云寺旁的小溪中,更是藏着很多古代名人碑刻——明末兵部尚书王应熊的碑刻,就曾在溪中浮现人间。

慈云寺现遗址鸟瞰图(重庆市文遗院提供)

慈云寺遗址,始建于唐代。2013年9月13日至12月6日,重庆市文遗院对该遗址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揭露出寺庙主体及明清时期附属建筑遗迹33处,包括殿基址4处、房址2处、院1处、排水沟8条、道路4条、焚烧坑6个、佛台7个、佛龛1处。出土铜、铁、陶、瓷、石等各类明、清时期遗物百余件,基本弄清了寺庙主体区域的布局与结构。

2017年“川渝古道”公众考古活动在慈云寺

此外,重庆文遗院在慈云寺旁还发现了重庆最大的僧人墓葬群,计有300余座,以明代僧人墓葬为主。重庆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僧人墓尽管没有随葬品,却依然大多被古往今来的盗墓贼“光顾”过。而且,当时的僧人并非全部采取火葬,有的依然会以土葬的方式下葬。

慈云寺旁的僧人古墓

九龙坡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其实现在可见的慈云寺遗址,仅是昔年这座千年古刹的一部分,有相当部分和山体结为一体,因为种种条件无法发掘,一直让考古专家感兴趣的慈云寺唐代遗址有可能就在其中。

2012年就在这条干涸的小溪中发现王应熊碑刻

由于慈云寺当年曾经遭遇严重破坏,所以有不少文物碑刻,都曾散落在溪水,山间。现任华岩寺方丈道坚,就曾于2012年年在慈云寺旁的溪水中,找到一块石碑,记载明末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游历慈云寺的经历——王应熊就是重庆渝北人,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南明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可惜无论在崇祯皇帝手下,还是在南明永历帝手下,都无法逆转明朝败亡悲剧。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 任重

原标题:千年古刹藏着重庆最大僧人墓群,华岩寺方丈在溪中发现明兵部尚书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