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战疫⑥ | 4000多斤鲜菇摆进了菜市场,创新方法制作蘑菇干缓解积压

22.02.2020  13:40

村民张国象是丰都县栗子乡建龙村的产业致富带头人,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起25亩食用菌种植基地,成为当地的脱贫支柱产业。新冠疫情发生后,基地产出的4000多斤食用菌面临着滞销的窘境。当地政府了解到情况后,积极提供支持,帮助基地打开食用菌销路。

春节期间,是食用菌的销售旺季,为此,张国象也提前做好的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进行精心管护,当季种植的平菇获得了大丰收,每天平均产量达到三四百斤。

由于疫情的发生,张国象产出的食用菌面临着滞销的窘境。“由于运不出去,当地销量也有限,累计积压了4000来斤鲜菇。”面对堆积的平菇,张国象愁容满面。

得知张国象的困境后,乡政府第一时间为张国象开具了运输证明,保证平菇在市场上的供给。同时,帮助他将平菇运往各村的便民服务中心销售,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的菜篮子问题。同时将剩下的鲜菇加工成干菇,等待疫情好转后,再投放市场。

随着一些单位复产复工,市场也再慢慢的恢复,2月18日,栗子乡针对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要求村上的集体产业发展点要做好防控措施,扎实有序组织村民开展食用菌产业的生产种植。

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现在正加大对平菇的管护,增加其产量,同时着手准备下一季的食用菌生产,争取把疫情期间的损失弥补回来!”张国象充满信心地说道。

据了解,在开展防控工作和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同时,栗子乡积极引导群众开展春耕备耕,做好农户春耕生产的组织发动和帮扶工作、产业发展指导服务,确保防疫阻击战与脱贫攻坚战一个都不落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城口菇农赶工记:花菇生产回归正轨
新华社消息,对很多人来说,花菇只是一道美味菜品,重庆晨网
利率2.3%,重庆首笔疫情防控专项同业存单发行3亿元
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发布消息,在其指导下,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发行重庆首笔疫情防控专项同业存单,发行金额3亿元,期限3个月,发行利率2.重庆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