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退潮捡泥螺

29.01.2015  10:29

易明(宁波)

泥螺学名吐铁,呈淡黄色,是软体动物,有壳,但薄而脆,稍一用力就粉碎,因此,在捡泥螺的时候绝对不能太用力。泥螺只会爬,不会走,而且爬的速度奇慢,爬动过程中,身后会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像蜗牛一样。

每年农历四五月间,退潮以后的海涂上,到处都是泥螺。这个时候,捡泥螺的人就明显多了起来,连外村人也来了。

泥螺假如用手一颗颗捡,就表明他不是海边人,半天也不见得能够捡上一碗,因为泥螺做成菜后会严重缩水。对付泥螺,我们发明了一种工具。用一根较长的竹竿,一端绑上一根一米来长的木条,使它呈“”字,十字的两端再用木条或者细竹竿牵引出两条手臂,将它固定在长竹竿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蚊帐或者尼龙网使它构成一张网,样子就像晒谷使用的推笆。

这种工具使用起来很简单,就是只需在泥涂里推着它不停地往前走,而且竹竿有多长,它活动的半径就有多大。然而使用这种工具也有缺陷,一是需要有力气,二是除了泥螺之外,还有螺蛳之类的东西也会一并入网。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桶就需特别大,一般是拖桶,沿口比脚盆高的那种,既能多盛,又能阻止泥螺爬出逃跑。用绳子把拖桶与人的腰系在一起,每走一步,拖桶就跟着前进一步,就像是大船后面拖着一条小舢舨。

干这种活儿的大多数是男人,但女人们捡泥螺也有自己的方法,尤其是在夜间退潮。

她们也会使用工具,只不过这种工具与上面的相比是缩小版或者迷你型。用二根一尺来长弯曲的小竹竿交叉在一起,交叉点缠上布条,既可起到固定作用,又可保护手掌。用尼龙绳将四个点联结起来,使它构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上再缚上一张网。

晚上去捡泥螺一般需要两个人以上。其实,当时在我们村,只要有一个人产生了捡夜泥螺的冲动,左右邻舍一说,响应者绝不止两个人,常常是成群结队。

泥螺可以做汤,可以葱油炒,但在我小时候葱油泥螺别说尝,就是连听都没听说过。因为油贵,大家都买不起。用得更多的是将泥螺用盐来腌,制成咸泥螺,就像咸菜一样,既可保存长久,又可用来下饭。

腌制过程中需要将泥螺用清水一遍遍地清洗。然后,洒上盐,装入瓶中,放在阴凉处。存放的时间尽量久一些,以嘴唇轻轻一嘬,能轻松将肉从泥螺壳中吸出为限。这就表明泥螺已经熟了,可以放心食用了。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