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方》月底首播 把目光从前线移向支撑抗战的四万万民众

27.08.2015  15:40

  《大后方》截图:中国最早的石油人。《大后方》剧组供图  

  记者8月26日从纪录片《大后方》剧组获悉,该片将于8月31日在重庆卫视和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21∶20黄金时段首播,预计9月在中央电视台和腾讯网播出。

  《大后方》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后方的纪录片,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委、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广电纪实传媒、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打造。

  《大后方》总制片人徐蓓介绍,该纪录片共12集,把目光从战场移向广袤的后方,从战士移向支撑抗战的四万万民众,由此展现了一场立体的、全方位的抗日战争。“大后方是前线的粮仓,是为前线造枪造炮的地方,是送兵上前线作战的地方。

  徐蓓表示,在《大后方》的镜头中出现的,更多的是劳作于田间的农民、用双手修筑机场和滇缅公路的民工、制造枪炮的工人、救护伤员的医生、抢运物资的华侨机工、运输油料的船工、在大轰炸下苦中求乐的百姓等等,“正是他们支撑了抗战的胜利。

  为了从历史纵深和全球视野挖掘“大后方”,保证立论和史料的有据与权威。《大后方》摄制组共采访了历史亲历者、学者等97人,几乎囊括了国际国内一流的抗战史专家。

  《大后方》的受访名单堪称“豪华”:原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剑桥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方德万、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日本学者前田哲男,以及两岸的著名历史学者齐锡生、杨天石、陈永发、刘士永、李君山、王建朗、章百家、周勇等等。

  《大后方》时长共6小时,实际上剧组仅准备的历史视频素材就共计830余部,时间总长度约276小时。其中包括独家获得或首次发现的视频素材29部,如关于淞沪抗战、滇缅输油管道、滇缅公路运输、中国民间生活纪实等珍稀资料。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