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客”在土地上创2万多元亩产值

11.04.2015  11:42

  “你看,那就是我们用蔬菜组合创意出的‘中国梦’。”4月3日,沙坪坝区中梁镇龙泉村绿瀚开心农场的总经理魏来把记者带到山坡上,指着对面坡地上由紫色的甘蓝菜显现出来的“中国梦”三个字说。在这块形似中国版图的地上,他们用色彩斑澜的蔬菜品种,“种植”出了创业的梦想。

  大学生上山当“创客

  其实,这用不同色彩蔬菜种植的菜园,只是绿瀚开心农场众多创意中的一个“创意”点。“我们这个农场,走的就是一条以创意为主的创业路。”魏来说。

  那是2012年3月,分别从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并都有稳定工作的魏来、李伟和何元露三位大学生,聚在一起重新走上一条创业路。他们来到中梁山上的龙泉村,从农民手中,以每年每亩地1000斤稻谷的租金,流转了318亩土地开始创业。

  三位连春种秋收都不懂的大学生,敢于以这样高的租金一次就流转300多亩地来搞现代农业的创业,一些村民质疑:“这几位城里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的融合

  村民说对了,这三位大学生还真是有点“异想天开”——把科普教育与现代农业有机的融合起来。

  在来这山上创业之前,魏来和李伟都曾在教育上创过业,办过幼儿园。

  因而,三位大学生决定,大胆地进行创意,利用距重庆主城区近的区位优势,在300多亩地上,培育现代农业和农耕文化,吸引主城的中小学,把这里作为学生课外实践、体验农耕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

  经过颇有创意的规划和建设,开心农场不但成为能让中小学生开心的地方,而且,学生还能学到农业等科普知识,体验到在城里接触不到的农耕文化,甚至可以由学生自己埋锅做饭,进行户外生存体验。

  在与教育相融合的“创意”中,除为中小学生提供科普知识的体验外,在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方式上,也围绕教育的需求来进行“创意”。魏来介绍,农场里的蔬菜,全部采用绿色种植的方法,并采取为幼儿园定点配送的方式,为城市里的孩子提供安全的农产品。

  “创意”创出2万多元的亩产值

  在土地上的“创意”,实现了真正的一、三产业融合,成倍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

  魏来介绍,目前,开心农场已经成为市内中小学校的科普教育基地,每周一至周五,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等区的不少学生,就来到农场里,在“开心姐姐”和“开心哥哥”的带领下,接受农业科普知识的教育,有的还自己动手进行户外生存体验。周六和周日,则主要是主城区内的孩子,由父母带着,到农场里来进行“亲子体验活动”。去年一年,农场就接待了近6万名中小学生。

  农场里种植的绿色蔬菜等农产品,通过定点配送的方式,也主要提供给城区里的幼儿园和学校。魏来说,目前,已定点为主城区内的40余家幼儿园和学校配送。

  创意农业,也给三位大学生“创客”带来了好的效益。魏来说,去年,开心农场里实现的综合收入达到800余万元,纯利润近200万元。300多亩地,平均每亩实现的产值已达到2.5万元以上。

  选稿编辑:陈春香

  链接: http://www.cqrb.cn/xinwen/yaowen/2015-04-11/380238.html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