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校园 “5毛食品”栽了!

13.06.2017  15:58

重庆市食药监局日前对外表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近日会同教育部、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6月13日,重庆食药监局黔江分局通报,截至2017年6月9日,集中检查校园食品超市11家,食品批发商、零售商10家,其中立案查处6家,扣押问题食品5000余包。

黔江立案查处6家校园外问题超市

针对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重庆市食药监局、市教育委员会此前曾发布了相关通知,加强学校(含幼儿园)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师生饮食安全。要求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本通知重点场所、重点内容和要求开展专项检查。

据悉,6月以来,黔江区城东食药监所全体工作人员倾巢出动,对辖区内多家副食批发部及校园周边小食品店进行了约谈,并采取突击检查。

截至2017年6月9日,集中检查校园食品超市11家,食品批发商、零售商10家,其中立案查处6家,从根本上杜绝了“五毛食品”给孩子们带来的危害。

据了解,此次行动是根据关于校园及周边儿童小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严厉打击劣质儿童食品,确保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为学生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5000余包食品被查封

食药监部门表示,校园食品超市及食品批发商、零售商一直是“五毛食品”的重灾区,执法人员现场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查询系统现场查询食品的生产许可等信息,重点查处假冒伪劣食品及标签标识不符合法定要求食品。

在黔江区的本次突击中发现,问题食品主要是标签标识不符合法定要求,包括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假冒其他生产厂家信息等类型,扣押、查封问题食品5000余包。

黔江食药监部门表示,将要求各学校加强对校园食品超市的日常监督检查,坚决禁止在校园内经营“五毛食品”,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做到查处一批,曝光一批,震慑一批。

问题“五毛食品”有哪些危害?

据悉,所谓五毛食品就是在孩子们中间最流行的是“辣条”“辣片”等调味面制品、果脯、饮料、膨化食品等。

这些零食名字五花八门,很多食品包装较粗糙,但色彩艳丽,味道以甜和辣为主。因为价格一般是每袋5毛钱,它们也被称作“五毛食品”。这类小食品的原料都是面粉,主要分调味面制品和膨化面制品两大类。      

奥体健康大课堂首席主讲、儿童营养及健康管理专家艾红军说:“大多数‘五毛食品’就是典型的垃圾食品。五毛食品颜色鲜艳,味道香浓,对孩子们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表示,“五毛食品”主要有这些方面的危害:一、因为“五毛食品”卖得很便宜,所以有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在食品添加剂的品类、数量、质量上是比较“随意”的。而不恰当的添加剂,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是很大的,很大程度上,儿童超重、肥胖以及身高发育等生长发育问题,“五毛食品”在其中的负面作用不可推卸。二、“五毛食品”味道重,多油、多盐、多糖,而这些成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是“罪魁祸首”。三、有不少孩子一放学就去吃这些零食,结果正餐反而吃不下了,导致营养跟不上。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