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大队多项措施扎实开展冬训工作

22.02.2016  13:14
   本网讯 结合冬季节执勤训练工作规律特点,重庆忠县大队紧贴实际,强化举措,制订了训练方案,把“学理论,抓体能,打基础,练战术”融为一体,扎实开展辖区情况熟悉和实战化演练,收到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提升部队战斗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夯实理论课。冬训期间,大队利用周一晚上集中开展业务理论授课,结合各岗位特点,突出岗位理论知识和应知应会内容的学习,使广大官兵熟练掌握《战备工作规定》和《执勤战斗若干规定》,了解消防装备使用、个人防护和作战训练安全知识、物质燃烧和建筑常识;结合灭火救援战例,定期开展战例研讨,重点分析各类火灾和常见灾害事故处置要点,引导官兵将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变;大队每月开展理论考核,强化理论学习效果,有效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
  二、打牢基本功。一是强化基础体能。利用室外场地和室内健身器材,科学开展体能训练,结合官兵体质特点,合理安排爆发力、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恢复性训练,定期组织中长跑训练和测试,提高全体官兵身体素质。二是强化器材操作。以大队现有装备器材为基础,强化官兵对装备器材的构造、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及维护保养方法的掌握,全员开展侦检、警戒、破拆、救生、堵漏、排烟照明等器材操作训练,根据通信员、驾驶员、供水员岗位职责重点进行岗位装备器材操作训练,确保全体官兵人人“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实现了消防员、器材装备和战术的最好结合。三是强化操课训练。组织全体官兵在训练前观看训练视频,熟练掌握训练目的、训练方法、场地器材和训练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训练程序、要求和考核标准施训;通过讲评,交流心得体会,查找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训练方法,切实增强训练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官兵战术应用能力。
  三、聚焦实战化。一是强化辖区熟悉。交通道路、消防水源,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劳动密集等重点场所、单位和火灾易发多发区域,以及城乡结合部老旧建筑集中区域、火灾隐患突出区域进行“六熟悉”,并填写辖区情况熟悉记录,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了灭火救援预案,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地点、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二是强化实战训练。中队依托训练塔和现有模拟训练设施,开展了一般建筑火灾扑救实战化合成训练;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特点,依托重点单位开展了普通建筑、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整建制中队实战化演练。
  四、措施体系化。一是完善考核训练模式。为了固化训练考核模式,激发官兵练兵热情,大队采取普考与抽考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了《执勤中队业务月考核实施方案》,每月下旬大队对中队执勤岗位人员分别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和较大突破的个人给予了奖励。二是完善联勤联动机制。在消防安全委员框架内,不断健全完善部门联勤联动工作制度,组织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社会联动部门参加实战演练,定期召开消防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本区域消防安全形势,制订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灭火救援应急演练。三是强化灭火救援指挥。大队全勤指挥部加强了对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与交警部门协调配合选择最佳路线开赴事故现场,明确了现场指挥人员层级、前后方指挥人员组成和现场通信方式、要求等,规范了灭火救援秩序。(审核人:陈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