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点赞!七旬夫妇义务清扫江边垃圾13年

17.05.2019  19:32

晚饭后,70岁的钟克胜与68岁的妻子黄亚林习惯了沿着场镇边上的堤坝走一圈,旁人道“淡然执手度清平,山盟不弃白发生”,却不知两位老人每日的习惯是为了看一看自己的“孩子”。

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场镇的堤坝并不宽,但走起来很安稳。这条路,两位老人义务清扫了13年。

日前,他们被评为2019年第二期感动重庆月度人物。

每年退水后清扫淤泥

在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场镇北侧,有一条在13年前修建的长江堤坝,宽2米、长100米,一直是周边居民散步的好地方,堤坝中部的观景平台每天都能吸引众多居民在此健身。

在这条堤坝上走一走,看看江景,吹吹河风,美得很。”在堤坝初建时,钟克胜与周边居民一样高兴。但没过多久,这份喜悦就被遍地淤泥给冲散了。

每年汛期,长江水位上升,这条堤坝就被淹没,等到枯水季节,江水退去后,堤坝上会留下厚厚的淤泥,无法正常行走。

发现这个情况后,钟克胜夫妇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将淤泥清理掉,并将堤坝及观景平台冲刷干净。

此后每年,只要水位下降,他们都会准时来到这里进行清扫。

带起一支志愿者队伍

13年前,钟克胜和黄亚林两位老人开始了这条堤坝的第一次清扫,而如今,在这里进行美化工作的已经有十多个身影。

这条堤坝有100米长,两个人清理起来太慢了,所以他们都来帮忙。

两位老人拿着扫帚艰难地清扫,周边居民也被这份热心打动,纷纷加入进来,一支义务清扫长江堤坝的志愿者队伍渐渐有了规模。

除了每年固定清扫淤泥,这支队伍还会不时在江上巡逻,江水冲上来的浮渣,其他居民遗落下的垃圾,他们都会清理掉。

钟克胜说,“以前,有散步的人会扔下烟头、纸巾等垃圾,扔了我们就捡起来,现在就很少见到这种情况了。

在支援队伍的影响下,前来散步的居民也多了几分自觉性。

淤泥和浮渣越来越少

第一年做清扫时,堤坝上的淤泥堆到20厘米厚,今年才4厘米左右了,江中漂来的浮渣也越来越少。”这几年的变化让钟克胜夫妇很高兴,高兴的不仅是清扫难度越来越小,也是因为长江环境越来越好。

最初进行清扫时,钟克胜夫妇只是想有一条干净休闲步道可以散步,而最近几年,他们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龙桥街道建立了健全河长制巡河、管护相关工作制度,街道、村(社区)两级河长共巡河757次。同时,向辖区内居民长期开展河长制宣传工作,越来越多居民意识到保护长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不是河长,但河长做的事我们也愿意去做,只要长江水变得越来越清澈,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就很高兴。”对于自己这些年做的事,两位老人表示还会一直做下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冯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