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江津一老村医半个世纪救死扶伤为乡邻

29.08.2016  22:33

央广网重庆8月26日消息 他18岁开始行医,49年来不论寒冬酷暑,永远把村民疾苦放第一位;一年365天,他的足迹遍及附近村庄的家家户户,为无数群众的健康“把脉”;如今67岁的他,始终倾尽全力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给乡邻救死扶伤解除病痛。他,就是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现龙村的老村医——杨仕和。

1949年,杨仕和出生在现龙村的一个贫困农户家中,家人看病十分困难。从小目睹了这一切的杨仕和,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初中毕业后,他便踏上拜师学医之路,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生。

1967年,杨仕和得知家乡现龙村由于地处偏远,没有村医,村民们看病得走十多公里,非常不方便。最终他决定回乡当村医。就这样,杨仕和一干就是49年。

日前,笔者来到现龙村卫生室,看到杨仕和正在给病人看病。由于村民们来看病的时间不确定,做为一名村医只能“时刻准备着”,没有节假日。

在诊疗室的桌子上,笔者看到一张摆放整齐的病例跟踪表,表上登记着每位病人的就诊情况和康复状况。“现龙村高血压患者有121人,正在治疗的56人,已经康复的65人……”说起附近村民的健康状况,杨仕和如数家珍,早已把这些装进了脑海里。

杨仕说,今年7月的一天深夜,村里94岁的刘云武老人突发食物中毒。刚进入睡梦的杨仕和接到电话后,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匆忙赶往老人家中,由于就诊及时,最终老人脱离了危险。

村民都有我的电话,接到电话,我随叫随到。”杨仕和笑着说,如今,他的手机号已成为村民们的“120”。

现龙村道路比较崎岖,不少村民居住的地方至今还未通公路。杨仕和出诊大部分要靠步行,这给不会骑车的他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但只要接到村民的求诊电话,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杨仕和都从不推辞,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患病村民的家中。

叮铃铃……”采访中,杨仕和刚送走一位看病的村民,桌上的手机又响了。原来,这是邻村一位老人打来的求诊电话。挂断电话,杨仕和连忙背起药箱,顶着炎炎烈日,又一次踏上了出诊之路。

(来源:央广网     2016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