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洋女婿:遗憾瑞士把总领馆设成都 重庆无须copy其它城市

01.06.2017  14:38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2016年11月30日,瑞士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来自瑞士的丹尼·鲁泽尔(Dany Lützel)和妻子雅兮被邀请参加开馆仪式。然而,至今他都有些惆怅和遗憾。 

他说他是重庆的一员,一直努力争取在重庆建馆。 

丹尼思考的诸多问题中有一个最值得写在前面:如何让重庆在全球更有名。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处居庙堂的问题,其实关乎重庆的方方面面。   

从丹尼的办公间远望,解放碑、朝天门、南滨路、寸滩、北滨路尽收眼底

你能想象在61层高的天际游泳健身是一种什么体验吗?入住充满重庆符号和重庆记忆的豪华酒店,将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在奢侈酒店的早餐上,你品尝过重庆人喜欢的油茶、最地道的小面吗? 

丹尼正把这些变为现实,第一次将当代都市雅致型奢侈酒店的概念带入重庆,第一次把重庆美食整体端上豪华酒店的餐桌。因为这是他的妻子和很多重庆人喜欢的,他希望给更多的客人分享。 

作为香港马可孛罗旗下奢侈型酒店品牌尼依格罗的总经理,这也是丹尼的工作。预计今年秋天开始,重庆、香港、苏州、长沙连开四家尼依格罗酒店。 

丹尼的办公室在江北嘴国金中心IFS。这是一间颇大的办公室,整洁、安静,没有区隔,所有人在一起,忙碌着。丹尼的办公桌安放在一个角落,与其他员工稍微有所隔离。 

办公室的屋顶没有装修,各种管道星罗棋布,像一间特殊的工厂。位于52-62层的酒店也在装修中。  站在丹尼的办公室,解放碑、朝天门、南滨路、寸滩、北滨路尽收眼底。 

俯瞰城市,境绝旷渺,一种恢弘气势。  丹尼属于那种全才,四门语言自由交流,高尔夫打得不错,一家交响乐团的管乐演奏者,有品味的美食家(法国美食协会重庆分会的首席美食官)。 

作为瑞士联邦政府任命的区域监护人,当有灾难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丹尼要为区域内的瑞士人提供咨询、帮助及保护。   

丹尼今年39岁,口述简历如下: 

毕业于欧洲酒店教育顶级名校——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30岁便成为著名酒店集团的总经理,并取得瑞士圣加仑大学商学院MBA学位,同时担任瑞士圣加仑地区旅游酒店协会主席;2010年,随瑞士政府贸易考察团到上海参加世博会,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2013年,接受凯宾斯基酒店集团邀请,来到重庆,历任重庆凯宾斯基酒店行政副总、驻店经理和总经理;2016年担任重庆尼依格罗酒店首任总经理。 

丹尼·在尼依格罗酒店前期筹备办公间

2013年10月来,丹尼来到重庆。他融入其中,乐享其中,学习茶道,熟悉东方文化,找人带他了解重庆。他渐渐发现,重庆是一座可以让外籍人士迅速融入的城市。 

最初,他难以适应重庆的食物,如今,他成了火锅店的常客。鲁祖庙花市豌杂面的老板和他也很熟了,经常招待这位身着昂贵西服的北欧男子坐在拥挤的店内享受一碗麻辣豌杂面。但丹尼更喜欢丈母娘做的重庆小面。“出差或回瑞士,久了还不习惯。” 

直接吸引丹尼来重庆的是重庆3000多万的人口,这对他来说很不可思议。这在于,他的祖国瑞士只有800万人,他出生的卢塞恩仅6万人。起初,他惊讶重庆街头拥挤的人流,总是感叹:怎么来这么多的人。现在,哪怕在节假日很多人涌来,也习以为常了。 

走在街头,一些人好奇他那可爱的混血女儿,纷纷走上前东瞧瞧西问问。开始丹尼也不习惯,现在他甚至开玩笑说:要交钱哟,你们看要交钱哟。 

丹尼说,在其他语言不通的城市,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生活障碍,但在重庆,这些障碍不见了。上街买东西,去洗衣房洗衣服,到银行办事,一旦遇到困难,总有人会立马上前来帮助。“站在身边的重庆人,我们虽不认识,语言不

通,一旦我遇到困难,他们总能明白我需要帮助。这是非常奇妙的。”这一点让丹尼觉得很贴心,很感动。 

丹尼来自一个富裕的国家,部分重庆人对食物的浪费让他有看法。“为什么不节约点?可以少要点,还可以带回家。很多东西都可以循环利用。” 

每天上下班,丹尼都要经过拥堵路段,他惊异的不是车流,而是人们开车时的情绪,“有些着急,为什么不平静点呢?”他一再告诉他的司机要慢一点,心平气和。 

东西方文化冲突不止这些。丹尼发现,重庆人说话要随便些,而不像他们那样严谨;而汉语表达的复杂意思更让“说一就是一”的西方人常常捉摸不定。  他慢慢地也掌握了这样的话语技巧,这是文化熏陶。 

丹尼办公室在江北嘴国金中心IFS丹尼表现出很好的教养,一身考究的服饰显示其身份和绅士。

听说要拍照,忙问,要戴领带吗?他重视形象。 

形象,一个酒店管理者特别注重的问题。丹尼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塑造全球知名的重庆形象。 

重庆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如何描述它的气质?他连用几个词:特别的城市,高速发展的城市,漂亮、大气、热情的城市。 

这四年,丹尼穿越重庆大街小巷,饱览高大、密集的建筑,陶醉壮丽的夜景,徜徉漂亮的滨江路,玩赏厚重的历史遗迹,感受城市飞速的变化……他告诉朋友们:“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发展,就请到重庆来看一看。” 

在他心目中,重庆本身就是一座特色鲜明的城市,无须copy(复制)别的城市,不必他求,广大其既有,足够做出来重庆的亮点。比如渝中区的罗汉寺,应该完全敞亮出来,而不是修那么多高楼把它藏起来,要学会做城市建设的“减法”与“加法”。 

丹尼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也参加不少高级别活动。他发现,重庆有很多很好的宣传点,比如江北嘴,“它是值得放在地图上向任何国家展示的亮点。”渝新欧、大足石刻、三峡、寸滩保税港、来福士广场都是不错的点,重庆有很多这样的点,原材料有了,就看炒菜的手艺,“要把这些亮点真正做亮,不要灰朴朴的。” 

另外就是要到世界各地去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重庆的亮点,把他们吸引进来。很多国家的城市都是这样做的。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够作为一个普通游客来重庆,就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丹尼说,这四年,随着重庆外籍人士的增加,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餐厅如雨后春笋,朋友聚会不再没有去处。但是,在国际学校、医院等方面,重庆仍存在欠缺,“国际学校重庆只有一所,并且收费高。这是特别需要改变的。医院同样存在差距。若改善这些方面的配套服务,会有助于吸引并留住更多的外籍人士。”他认为,这是重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丹尼和他的重庆妻子雅兮

我们第一次见面,丹尼和雅兮带着两个可爱的女儿一起来的。雅兮充当翻译,这最好不过。两人不时脉脉含情。两个小姑娘穿着款式、花色一样的裙子,芳菲依依,一旁独自玩耍去了。一家人幸福、歆美。 

毋容置疑,重庆是丹尼的幸福之城。他在这里找到了妻子,成为了父亲。  雅兮的祖辈是上海人,在渝中区出生、长大,有重庆姑娘惯有的漂亮、能干,只是更出众。她和丹尼的相识相爱有巧合,也浪漫。他俩都爱好美食与美酒,是法国美食协会的会员。在2014年协会举办的一次活动上,两人巧遇。更巧的是,他们的座位挨在一起。聊得很投机,加上美食与美酒,双方感觉都不错。雅兮眼中,丹尼有教养、体面、真挚、善良,又表现出包容和开放;丹尼却被眼前的素质美女征服。“当时我觉得这就是我要找的妻子。” 

他们一见钟情。 

他们很快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2016年,丹尼在重庆凯宾斯基的任期满了。当时,凯宾斯基集团可能派他到中东和中国其他城市工作,但是雅兮才生了女儿,她有一种产后忧郁,特别想留在重庆。丹尼为了妻子,离开凯宾斯基,选择了尼依格罗。丹尼说:两次工作都在一个城市,在他们这个行业不多见。讲这个故事,无非想说明丹尼对妻子的爱。 

这也体现一种责任。陪伴、教育女儿是丹尼每天的另一项责任。 

早晨,他和大女儿一起早餐,再陪她上幼儿园,然后才去上班。下班后,一家人一起晚餐,一起玩。保姆一个月休息8天,晚上是不跟他们住的。这是丹尼的要求,他要自己带孩子。周末必须和家人一起度过。每天,给女儿讲睡前故事,询问一天的情况,即使很忙,实在无法回家,在电话中也要讲。很注重家庭生活。父母的陪伴带给孩子的东西很重要。  女儿要上学了,丹尼考察了国际学校,他也有这个实力送女儿上这样的学校。但他放弃了。 

快乐的一家人

丹尼热爱中国文化,他认为,既然他们的孩子一半是中国血缘一半是瑞士血缘,那么女儿就应该去学习当地的东西,和重庆的小朋友在一起学习。 

另一方面,丹尼认可中国的基础教育,孩子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国做得并不差。 

由于工作的特殊,丹尼坦言,他会离开重庆。但他说,无论走再远,他还会回到重庆。 

因为,重庆是他一见钟情之地。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刘涛 冉文

原标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