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奶奶13年义务帮邻居看护孩子

04.02.2015  09:49

昨日,林奶奶和孩子们一起看故事书。

小朋友在林奶奶家中做作业。

林奶奶最好了,从不吵我们,有时还要弄好吃的给我们。”昨天上午,在大渡口茄子溪街道刘家坝社区金属村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里,传来一群孩子快乐的笑声,7岁的小女孩曹婕雯大方地对重庆晨报记者表达着她的感受。

孩子们口中的林奶奶就是75岁的林玲,戴着红帽子的她衣着朴素,谈起照顾孩子的感受,她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神采,“老邻居陈西勇那个娃儿是我带的第一批孩子,今年都该考大学了。

家长上班,她帮忙照看邻家小朋友

与其说是我陪着这些娃儿,还不如说是这些娃儿来陪我。”林奶奶的家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小板凳特别多,可以同时容纳10多个孩子写作业。

在记者到来前,七八个孩子刚做完游戏。金属村3栋的刘晟宇在茄子溪小学读四年级,算是这一群孩子的大哥。“刚才他一个人抵住门,让我们一起来推。”曹婕雯向林奶奶“告状”。

林奶奶的老伴是15年前去世的,子女也不在身边。“老伴刚走时我有点不适应,后来想到以前邻居们常常给予我帮助,我就想着为他们做点事。”最开始,林奶奶是义务做楼道清洁,后来就开始帮邻居们照看孩子,一直到现在。

13年来,到林奶奶家接受免费照顾的孩子走了一拨又一拨,这让很多邻居省去了后顾之忧。刘晟宇的母亲罗女士在巴南花溪工业园上班,回家往往是六七点钟了,“平时4点过我放学,就先到林奶奶这里来做作业,有时小朋友多,还可以一起做做游戏。

多的时候有十多个小孩子,少的时候只有两三个。”林奶奶说,现在是寒假,来家里的孩子比平时多一些。

劝阻家长体罚,是孩子们的避风港

邻居刘朝芬说:“虽然她是一个人生活,家里却很热闹,天天都像过年过节一样。她也喜欢这些小孩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她的亲孙子孙女呢。

我的原则是娃儿要慢慢教,他做不起题,你打他骂他也没有用。”林奶奶退休前在厂里上班,文化水平一般。但是孩子们在她这里,却可以得到辅导。“小娃儿可以问大娃儿,放假时,有些以前我带过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会回来看我,我就让他们辅导这些小弟弟小妹妹。

昨天上午,曹婕雯向林奶奶汇报,“寒假发了3个练习本,我已做完1本了。”每每听到这里,林奶奶就像吃了蜜一样高兴,有时她还会给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发颗糖当奖品。

以前有个周二娃,前几天我听到他家长说,他的成绩现在都变好了。”林奶奶说,表现好的孩子是表现差的孩子的镜子,对表现差的孩子来说有促进和鼓励作用。这也是她从不吵孩子的原因,所以有些孩子不愿对父母说的话,却愿意和林奶奶交流。

孩子的依恋,是最大的幸福和收获

林奶奶对孩子们的付出也有收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两年,摔伤了腿,走不动路。有几个娃儿听说我要住院,都跑来哭着喊着不让我住院,因为我住院了,他们就没有去的地方了。后来居委会安排了社区医生上门,我就在家里输液治好了伤,两不误。

孩子在这里度过一段时间后,我感觉她变得更听话和懂事了,每天回家先把作业做完,再去耍。”上小学二年级的秦民霞的母亲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林奶奶透露,孩子们做完作业,有时她也会“”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材,给他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小朋友们常常听得津津有味。“娃儿们也很乖,有时给我带些好吃的东西来,不收,他们还不高兴。

言传身教,她是热心的志愿者

这些娃儿之所以愿意听她的,是因为她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志愿者。”邻居刘朝芬指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楼道说,平时家里没有小孩时,林奶奶就主动承担了打扫楼道和附近社区公路的任务。有些放学早的小朋友,有时也会帮她拿拿扫把、提提水桶。

林奶奶说,做点好事利己利人,因为坚持劳动,她的身体不错,只是有点腰椎间盘突出。“我退休金2000多元,吃的用的不愁,天天带孩子,精神愉快生活充实,心态很好,也提高了自己的免疫力。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