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癌症越来越年轻化,好多都是吃出来的 有这些症状快就医

13.07.2017  07:36

喝啤酒,吃烧烤,熬夜到凌晨……这或许是很多人肆意度夏的选择,但要当心了。

重庆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孙浩介绍,“中国是胃癌高发区,每年新发胃癌40万,死亡3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孙主任说,在我国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率高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

胃癌年轻化或与饮食习惯有关

资料显示,近5年来我国19—35岁年轻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增加了1倍。”孙主任说,过去认为胃癌是老年病,但我国年龄小于30岁胃癌患者高达7.6%,胃癌发病年纪越小恶性程度越高。

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能诱发癌症。”孙主任说,在临床中,他们发现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重庆人口味重,喜欢吃烧烤,但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原。

除了烧烤,高盐饮食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世卫组织规定的是,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也容易诱发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一大元凶

除了饮食习惯,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导致胃癌的一大罪魁祸首。

是的。”孙主任解释,胃癌的致病原因复杂,包括饮食习惯、宿主基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方面因素,而我国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高达55%。

大家熟悉的胃病,例如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引发这些疾病的真正原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90%以上的胃炎、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甚至50%胃癌患者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造就”的。在胃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可能性是未感染者的4.2倍。

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且经口感染。当人们共用碗筷进餐时,唾液里的细菌可通过饭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传染、传播。因此,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和公筷,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同时,幼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跟母亲或家长有关。假如家庭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其不良的喂食习惯比如口对口喂食、亲吻,会导致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经研究,幽门螺杆菌通常在儿童期感染,而且一经感染,若不根除治疗,将终生携带。“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积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孙主任提醒说。

一旦有这些症状立即行胃镜检查

孙主任表示,因80%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故胃癌有“隐形杀手”之称。但其实,只要稍加留意,胃癌还是有征兆可寻的,身体会有很多预警信号。

1、正常饮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轻微饱胀、恶心嗳气,有轻度消化不良的症状,病情加重之后,会有胃胀气和轻度胃痛。

2、上腹部心窝处有隐痛,不要轻视,像所有的癌症一样,疼痛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3、体重减轻、突然消瘦,这种情况自己有时感觉不出,但你要注意,这不是好事。几乎大部分癌症都有突然消瘦的症状。

4、食欲大幅下降,对肉类、鱼类等产生恶心感。

5、大便变黑,像柏油发黑发亮,这可能是肿瘤侵袭胃黏膜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6、呕血,出现这种情况就麻烦了,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不能再耽搁。

一旦出现上述预警症状,无论年龄大小,包括有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的年轻人,建议行胃镜检查。既往有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胃镜,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孙主任指出,此外,胃部出现不适不要盲目吃药,胃药可能有效缓解不适症状,也掩盖了病情,很容易错失发现早期胃癌的机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