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强音

24.06.2016  16:34

6月23日,重庆“寻找十大巴渝工匠”活动在渝北悦来举行。10名来自不同行业、身怀绝技的工匠,被授予年度“巴渝工匠”称号。“巴渝工匠”以及他们身后各个领域的劳动者,用辛勤的劳动和精湛的技艺,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一家国际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国内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

国内企业寿命为什么普遍较短?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缺乏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些从业者更看重企业的盈利水平而非产品本身,为了短期利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而很难真正以极致化的产品或服务留住顾客,从而逐渐丧失市场。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的不仅是规模与速度,更是质量与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明会认为,作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求的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没有一项不与质量提升相关,提升质量,靠的就是工匠精神。市质监局局长张宗清强调,要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必须靠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倡导。

弘扬和倡导工匠精神,对重庆有着特殊意义

从历史看,以制造业为例,重庆抓住1891年开埠、抗战、三线建设、直辖等四次重大机遇,铸造了较为强大的工业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高屋建瓴引领“重庆制造”做大做强。

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认为,重庆工业经济能够持续向好向快发展,基础是产品的好品质;锻造好品质,非有工匠精神不可。去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重庆制造”要抓住机遇,提质增效,首先得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做好产品。

从现实看,“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重庆可以凭借“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扩大开放,在更大的范围参与分工,提供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在重庆社科院研究员李勇看来,承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客观上从外部环境逆向推动重庆做好产品。因为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外部市场再开放也是枉然。而要做出好的产品,必须让工匠精神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用生动的语言,丰富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这是对重庆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寄予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需要工匠精神。因为创新或创意的成果,必须通过工匠之手转化为真实的产品。创意转化得好不好,靠的是工匠的手艺,靠的是工匠精神。如果没有工匠精神锻造出的好产品,重庆拿什么走向外部市场?

有分析人士认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广义工匠精神的弘扬,客观上作出了制度设计,也正是这样的设计,让重庆的经济质量和效益越来越好。截至去年底,我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85.22,位居全国第九,这来之不易。

锻造工匠精神,既需要制度硬约束,又需要文化软力量

重庆市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市紧缺数量排在前20位的岗位中,有13个是技能类(技工)岗位。到2020年,我市各类技工需求总量为186.6万人,而目前全部中职、高职学生总数只有65万人。

黄明会认为,技工紧缺,折射的是工匠精神的缺失。人们不愿当工匠,首要原因是技工劳动收入的“性价比”不高,其次是技工的职业尊崇感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

在发达国家,工程师、技师和政治家、诗人、思想家一样,都会受到尊崇。仪表修理厂徒工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受到广泛推崇;乔布斯、乔纳森等人,也都被视为优秀工匠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