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子”陈强的“逐梦路”

08.12.2015  17:26

中新重庆网11月24日电(李伟)“来吧,吃吧,多吃一点!”24日,笔者走进位于垫江县新民镇七桥村的鹏泰孔雀养殖基地看到,陈强正端着装有蔬菜的盆子在养殖场地内给孔雀喂食,还一边同它们“交流”。在他身边,围着数十只孔雀纷纷鸣叫着,像是对主人话语的回应,它们还时而张开五彩大屏,展示着美丽。

瘦小的个子,穿着休闲的白色短袖T恤搭配浅蓝色水洗牛仔裤,脚上穿着一双休闲运动鞋,显得充满朝气,脸上时时挂着淡淡的笑容——这是陈强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然而,谈起自己的创业路,陈强脸上却少了那份轻松。

多年前,陈强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为生活在外奔波打拼。在外闯荡期间,虽然挣到不少钱,但那种生活也让他身心俱疲。随着年龄增长,陈强的思乡之情也愈发强烈。与妻子商量后,陈强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回乡之后,陈强每天都在思考发展什么项目。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一期讲养殖孔雀致富的节目,这让他瞬间提起了兴趣。

通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08年,陈强从云南引进了30多只孔雀苗,在县城城郊建起了一个小型养殖场。每天,他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日没夜地在养殖场里,细心呵护着小孔雀。

由于孔雀养殖对技术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加上又是第一次养殖,陈强的养殖技术还不到位,对孔雀的许多习性也还不熟悉,导致刚刚买回来的的小孔雀一只接着一只地死掉。“眼看着自己辛苦饲养的孔雀就这样大量死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回想起当年的情景,陈强有些感伤。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我觉得当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技术不到位,起步太盲目了。”为弥补自身的技术不足问题,陈强决定认真学习孔雀养殖技术。

学到一些技术后,陈强又购回一批孔雀苗,并全身心投入养殖。  “养殖孔雀还是蛮辛苦的,有时半夜听到孔雀发出叫声,都要立马起床观察,生怕有什么闪失。”陈强说,但看着孔雀一天天长大,看着蛋里孵出一只只小孔雀,感觉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陈强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将养殖场搬回老家新民镇七桥村,建一个标准化的孔雀养殖基地,进行孔雀规模化养殖。

2010年,陈强在新民镇建起了全新的养殖基地,他还从天津购买了一批孔雀苗子回来,壮大养殖规模。

经过几年的努力,陈强的孔雀养殖基地已逐渐成熟壮大,现已有孔雀300多只,其中种孔雀260多只。“现在,我还买回了全自动孵化机,基地完全实现了自繁自养,孔雀养殖可谓走上了正轨。”陈强开心地说道。

由于目前养殖孔雀的人还不多,而像陈强这样规模养殖的更是少见。因此,陈强的孔雀养殖基地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每天都会有不少县内外的客人慕名而来,向陈强学习养殖技术或是购买孔雀。

基地的孔雀经常供不应求,需要购买孔雀的人必须提前打电话预订。”陈强告诉笔者,仅今年上半年就已卖出50多只,收入近10万元。“一般都销往酒店、农家乐、农户养殖场和旅游景区。  ”

以前我只卖食用孔雀,现在规模大了,我还销售起观赏孔雀和孔雀幼苗。”陈强介绍,以后他还将开拓销售孔雀蛋等,让孔雀养殖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

虽然现在的陈强已是大家眼里有名的“孔雀王子”,但他不想就此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对以后的发展,陈强也有着详细的规划。他说,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种孔雀发展到500多只,商品供应孔雀发展到1500多只,力争年利润达50万元以上。同时,他还将通过大户带小户的模式,发展周边农户养殖孔雀,然后统一进行回收,以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