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丢一年多 晨报报道帮他找到了妈妈

14.08.2015  09:58

▶昨日,市救助站,走失一年多的何海龙终于回到妈妈(左)身边。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本报6月23日刊登报道,帮滞留救助站的孩子们找爸妈。

重庆晨报记者 任明勇 报道

妈妈,妈妈……”见到母亲的那一刻,何海龙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

6月23日,重庆晨报推出了题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回家吧》的寻亲报道,为这些滞留在市救助站的16个孩子寻找爸爸妈妈。今年15岁的四川男孩何海龙,就是通过重庆晨报的报道,找到亲生父母的。

他长高没有?有没有被人欺负?有没有被人伤害致残去讨饭?”何海龙的母亲徐光芬说,儿子在北京火车站走失后,这几个问题困扰了她整整一年多。

孩子不知家在哪 但说话是川渝口音

何海龙15岁了,不过这个孩子看上去,要比真实年龄小很多。“最开始我们预计,他只有10岁。多次寻亲,对外公布的信息,也是10岁。”市救助站有关负责人说。

不过这个小男孩,特征很明显。该站卫生所的工作人员检查发现,他智力发展较为迟缓,说话不怎么清楚,但特别喜欢说话,有很明显的川渝口音、很严重的多动倾向。

实际上,孩子是由北京民政部门送过来的。“今年年初的时候,北京市救助部门的同志和我们联系,说有一位有川渝口音的孩子,在他们救助站。希望我们帮助他们协查孩子的家庭。

孩子尽管话多,但仅能表达家住“白云”,家的附近有条河,他在城里还和爸妈到百货公司购物。但靠这些信息,要帮助他回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孩子,还不能确定是重庆的,有可能是四川的,也有可能是贵州的。

晨报上那个孩子可能是她的亲戚

孩子还真不是重庆人。从今年3月开始,重庆市救助站通过各种渠道,来帮助何海龙寻找父母,不过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上个月的时候,救助站都准备放弃了,并派出多名工作人员,将他护送回了北京。

重庆晨报上刊登的那个叫何海龙的孩子,可能是我表妹的儿子。”8月11日,重庆市救助站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这个孩子她认识,是老家四川广安表妹家的孩子,走失了1年多了。

随后,这位读者赶到了重庆市救助站。为了确认是不是她所说的孩子,站里和北京的民政救助部门联系,并通过视频连线。“就是他!就是他!这就是我的侄儿!”这位女士,在视频里很快确认。当时孩子在那头,还在喊阿姨,并问阿姨,他的爸爸妈妈呢?

没找到儿子 妈妈常常做噩梦

得知孩子很可能找到家人的消息后,北京民政部门将孩子送回了重庆,市救助站联系上了孩子的母亲徐光芬。昨日下午两点,徐光芬赶到市救助站进行了确认。孩子见到徐光芬,一下扑进了怀里。

母子重逢,紧紧相拥哭泣。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所动容。

孩子这么大了,为啥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呢?原来,孩子1个多月时,生了一场病,10多年来一直在服药。“孩子没有读过书,不识字。”徐光芬说。这10多年来,徐光芬夫妻俩外出打工,一直把儿子带在身边。去年3月,在北京火车站,孩子走失了。“找了很久,始终没有找到。其实我们已经有些绝望了。

徐光芬说,和儿子失散的这1年多时间里,每每看着儿子的衣服、玩具,她就会盯着看很久很久,幻想儿子应该还好吧。“这一年多来,总是做同一个噩梦,孩子被一帮坏人拉去,伤害致残,一直在路边讨饭。常常都被吓醒。

谢谢救助站,谢谢重庆晨报。”徐光芬说。

寻亲>

有人认识这些孩子吗?

其实,何海龙被好心人送到了北京市救助站,包括后来送回重庆救助站,都过得很好。

救助站分为成人和未成年人救助区。一般情况下,孩子进站后,查明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后,中心会派出专门人员护送孩子回家,不过很多孩子,就像何海龙一样,并不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按要求被救助人员只能在救助中心呆10天,但目前还有10多个孩子超过了这个时间。他们滞留中心的原因是:不愿说出或是说不清自己的家在哪里。很多孩子,常年流浪或与亲人走失,忘记了回家的路,成为了市救助站的长期滞留人员。如果你认识他们,请与重庆晨报966966公众服务中心热线联系。

相关新闻>

父母喜欢听讲座买保健品 女儿翻出晨报让他们打消念头

重庆晨报讯 记者 周杨 “多亏看到重庆晨报报道,我才及时阻止了父母。”最近,刘女士一直为父母爱听“健康讲座”的事苦恼。她的父母从免费领一些锅、勺等物品,到后来还花不少钱去买保健产品,让一家人十分担忧。

刘女士一家住在渝中区石油路,前不久,刘女士的父母与朋友一同去参加健康讲座,事后,父母花了5000多元买了“激光治疗仪”、“保健药酒”等回来,这让刘女士很生气,还与老人起了争执。

最近,刘女士看到了重庆晨报8月10日10版报道的《黄大爷听了3个月免费讲座 用半年积蓄买了一堆松花粉》,听说父母又要去听讲座,还要买保健品,刘女士心里担忧不已。昨日上午,看到父母要出门了,她特意把报纸翻出来,拿给父母看。父母看完报道,都没有说话,放弃了出门的打算。刘女士特意打进重庆晨报966966公众服务中心热线,想感谢本报报道,也想给更多老年人朋友提醒。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