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免费鉴宝受民间藏家热捧 千余“宝贝”八成假的

10.09.2016  11:05

  一卷老旧泛黄的《大明盛世图》真的是张大千的真迹吗?专家拿起来看了一眼,只说了两个字:“假的!”9月9日,在文博会N4馆内进行了免费鉴宝活动,引得重庆民间藏家蜂拥而至。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的鉴宝活动中,1000余件“宝贝”相继登场,但一番忙活下来,专家们无奈地表示:真品实在太少,80%的“宝贝”年龄都属于“80后”。

  现场,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被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宝贝”,神情颇有些紧张。随着旧报纸被层层打开,一件近1米高的棒槌状花瓶慢慢露出真容。

  专家们拿出小电筒仔细地沿着瓶身审视,随即又用手轻轻敲了敲瓶身……最终鉴定,这具花瓶出自晚清光绪时期,从瓶身的纹路来看应为当时仿乾隆时期瓷器而制。四川博物院鉴宝专家说:“它是今天看到的第一件真货,温润的瓶身质地,价值估计在2万元以上。

  刻有神秘文字的“甲骨”、看起来颜色亮丽的塑料“玉佩”、造型像被压扁的易拉罐的“清代瓷枕”……专家们说,这些“宝贝”基本都不是祖传,而是藏家们或多或少花钱买来的。在看了一天的民间藏“”后,几位鉴宝专家无奈地表示:“真东西太少了,大多都是仿货,仿得早的出自民国,但数量都很少,更多的都是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

    记者 杨晨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