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件话”变为“家常话”重庆微宣讲首场巡讲“接地气”
9月24日下午,渝中区通远门公园,一场充满生活气息的理论宣讲活动正在进行。讲台之上,巡讲人员把“文件话”变为“家常话”,把“普通话”译成“地方话”,让理论宣讲带有更多的“乡土味”,老百姓如同听故事一样,把理论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据了解,这场理论宣讲活动是“学习新思想 点赞70年 建功新时代”微宣讲比赛结束后的首场活动。
讲台上,首先登台的是重庆微宣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陶然。陶然是九龙坡区卫健委的一名干部,他要讲的是《做新时代的“形象代言人”》。
演讲中,他为大家讲述了正能量的“代言人”故事,其中就包括几位重庆人——“时代楷模”杨雪峰、优秀扶贫干部杨骅、英雄机长刘传健。他们的故事,通过陶然声容并茂的演讲,更加深入人心。
来自渝中区委宣传部的陈暕雯,将焦点放在了文化上。在以《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为主题的演讲中,她讲到了电影《战狼》、《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也讲到了最近火爆的《哪吒》,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在收获票房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大家的广泛认同,而对于一些台词剧情都很雷人的雷剧,自然也不会得到大家认同。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陈暕雯用这些接地气的事例,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理解了文化的重要性。
宣讲过程中,他们用地道的乡音土语“议事”,拿衣食住行、人情世故等话题“说事”,以顺口溜、三句半、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增强宣讲的生动性和说服力,让群众乐于倾听、易于接受、入脑入心,使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巡讲人员的文字功底、演讲功底都很强,值得我们学习。”渝中区统计局贸易统计科工作人员周紫然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这次来到现场听巡讲收获很多。
“陶然的演讲告诉我们,优秀干部都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而陈暕雯则用丰富的事例,告诉我们一定要对优劣文化有所鉴别,增强辨别力。”
家住酉阳,来主城区办事的吴素英则是被巡讲吸引而来的。“我听见外面有演讲的声音,就跑过来看了。”来到现场后,她发现巡讲人员讲的内容十分接地气,便一直站在后面仔细聆听。
“他们说得都很好,都是我们老百姓心中想的。”
据了解,今年5月,市委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习新思想 点赞70年 建功新时代”微宣讲比赛。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讲、以赛练兵,全市共组织开展基层宣讲6454场,市级片区赛8场,参赛选手达1512名,受众47.5万余人次。通过层层选拔、场场宣讲,19名优秀选手入围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0名选手从决赛中脱颖而出,分为3组到16个区县基层开展巡回宣讲展示活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