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员3年走访 近4万件国宝撑起重庆文物“家底”

25.02.2016  09:11

  你见识过吗?重庆到底有多少国宝?经过3年400余位普查员的走访调查,昨日,市文物局对外发布,我市共有254505件套文物,其中国宝文物39190件套,这并不包括藏于民间的各种宝贝。

   25万多件套文物 “国宝”级近4万

  2013年,我市正式启动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可移动文物指的是1949年(含)以前,反映历史上某个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包括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也在此次普查范围之内。

  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说,截至目前的统计显示,我市共有文物254505件套,一、二、三级的珍贵文物3919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有包括偏将军印、学士登瀛金钗、郑板桥的《墨竹图》、江姐遗书等在内的1332件套。

  工作人员说,它们来自于包括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在内的我市167家单位。

  这些文物,不仅有我们常见的瓷器、玉器、书画、杂件,还包括图书馆内珍藏的重要古籍、碑帖、书信,以及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机器设备。

   400多位普查员埋首文物库房中

  工作人员说,从2013年初开始,我市400多位经过专门培训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员,就埋首在各个单位的文物库房中,对每一件文物进行登记。

  除了登记在册的国宝之外,其它的可移动文物目前都只有纸质档案。

  工作人员说,未来,这一状况将不复存在,文物专家们将对普查登记的每一件可移动文物都打造一张属于它们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在这张存于网络的电子身份证上,不仅将有文物的照片、名字、年代等基本信息,还将包括这件文物如今的保存状况、完残程度、来源方式等十余项资料。“届时,专家们只需登录网络,轻点鼠标就可马上查阅到每一件文物的资料。

  工作人员说,今年,我市还将举办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让市民能够一睹国宝的风采。

  此外,来自全市乃至全国的文物专家们,还将对新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进行认定和鉴定。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