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年货销售“搭上”乡村游 游客“边买边耍”尽兴 村民出售产品增收

08.12.2016  12:06

富硒腊肉、土猪香肠、生态板鸭……眼下,这些带着年味的美食已经悄悄进入消费者的视线。掰着手指数数,距离过年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年关将至,对于不少津城市民来说,置办年货成了头等大事。

特别是在食品方面,除了去商场和超市采购,津城市民还有更好的选择。生产线上制作的商品难免缺乏新意。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以乡村旅游结合年货购置的“年货游”受到津城市民的追捧,“边玩边买”的模式更是在津城刮起一阵旋风。

筛选贴近市民需求的土特产,开展各式以‘年货购置’为主题的特色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当下乡村旅游正在挖掘的‘富矿’。”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这方面慈云镇走在了前列。该镇已经连续举行了四届生态年猪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我区一块闪亮的特色民俗文化招牌,每年均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来游玩。此外,石门镇、柏林镇等地同样凭借生态富硒绿色的年货产品,开展年猪节,为“年货游”添了一把火。

年货游”并不一定需要大型活动来支撑。近日,石蟆镇正林村荣华社的一个农家院坝中,游客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红火。原来,这里正在开展由区创业协会主办的城市人下乡购年货活动,市民们选购猪、羊、鸡、鸭、蛋、干货、水果等农产品,买的明白买的放心。同时,还接受订货,提供上门服务。

在城市里很难买到健康环保的‘土货’,这次来真是安逸,购物游玩两不误。”前来购置年货的市民周琴告诉记者。周末感受了优美的田园风光,还能带回不少“土年货”。

年货游”的兴起受益的并不仅仅是游客,农户们同样尝到了“甜头”。当天活动中,石蟆镇当地农户与企业的富硒“土货”销售额达12万元,预定额超过百万元。

把年货购物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地方特色小吃、年货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市民能一边购买年货,一边感受传统过年的喜庆氛围,是冬季旅游新模式。”该负责人介绍。“年货游”的兴起促进广大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增收,带动农产品生产者致富。通过这种新模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在旅游的过程中对民俗传统文化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