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巴渝工匠”:“打滩匠”书不离手有玄机

26.04.2016  09:54

工匠名片

李红勇:男,50岁,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工程师、项目经理。

推荐理由

他从一名普通的爆破工做起,30余年航道炸礁,和他的团队共安全使用炸药3000余吨、雷管44万余发,系统整治长江各类滩险80多处,开辟了畅通安全的长江黄金水道。

曾获荣誉

先后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劳动创新奖章”、“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航道爆破工,在钻孔机械使用之前,多靠手工在礁石浅滩上开凿炮眼,因此得名“打滩匠”。

这样一个“粗笨”的工作,看似不需要多少文化,但有30多年航道爆破经验的李红勇却总是书不离手。一开始,连他的同事都喊“搞不懂”。

书不离手助他解决三峡船闸施工难题

李红勇学历不高,参加工作时只有高中文化,但他却有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就是书本随身带,走到哪儿学到哪儿,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将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都做成笔记。

李红勇不放过任何一个动手的机会,差炮工时,加工、装药、连线,很快熟练了这些工序;钻工缺人时,他就登上钻机,下管、接卸钻具、抡二锤、爬钻架,慢慢成为了一把好手……

1999年12月,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进入通航前下游泄水箱涵施工的关键阶段。这时,工程业主——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发现,必须对近在咫尺且已完工的箱涵口实施水下爆破开挖。

这是一项风险极大的施工任务。业主虽然联系了多家国内顶尖施工单位,但谁也没勇气揽下这个难度大、风险高的“瓷器活”,工程建设陷入困局。

困难面前,李红勇站了出来。他通过随时携带的书本,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找来技术人员商讨施工方案,反复试验,然后创造性地设计了水下气泡维幕装置进行防护,采用分层爆破、延时毫秒控制爆破技术,有效降低了水击波压力,这样既成功实施了水下泄流槽的爆破开挖,又保证了三峡永久船闸泄水箱涵的安全,为三峡永久船闸的按时通航扫除了最后一道阻碍。

把经验教训写进书本

在施工实践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李红勇和他的团队开始总结提炼日渐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将经验和技艺写进书里。

2009年10月,他主持编撰的《山区河流水下钻孔爆破施工工法》成为国家级工法。2013年3月,这一施工工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国内河航道整治技术的专利空白。

近年来,他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为水下钻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而这些理论成果,也时刻在李红勇脑海中化为解决工程难题的一个个方案。

2013年初,重庆上游最大的高桩直立式码头——果园港开港在即。但是,码头前沿港池水深不足,导致船舶无法靠泊,一道深水、近距离控制爆破的施工难题交到了李红勇面前。港池爆破点深度20米,与刚建成的高桩码头距离仅5米,难度高,风险大!

李红勇仔细察看现场和施工图纸,亲自动手计算并编审方案,通过实施延时爆破、分层爆破、爆破监测等控制手段,安全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确保了重庆果园港按时开港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