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拍摄者:"苦干"精神在重庆传承

05.04.2015  13:40

4月4日,在渝中区较场口大轰炸惨案遗址,罗宾龙正在反映当年大轰炸惨案的图片前拍照。

记者 熊明 摄   

4月4日,参与签署彩色纪录片《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影像资料转让合同,并拍摄纪录片《寻找<苦干>》的罗宾龙一行参观了位于较场口的大轰炸惨案遗址。她说,“我切身感受到那是一段怎样艰苦卓绝的岁月,也终于真正领悟到什么是‘苦干’,什么是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好奇心和倔强让我走进《苦干》”

“最初寻找《苦干》并拍摄《寻找<苦干>》最原始的目的是想证明自己。”罗宾龙诚恳地说。

正如罗宾龙在自己拍摄的纪录片《寻找〈苦干〉》预告片开头的自述所言,儿时的她希望做拥有一头金发的美国女孩儿。“并不因为中国女性不好,或者不值得尊重,而是因为美国媒体常常报道那些外形俊俏的明星,就像芭比娃娃一样漂亮,所以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大约14年前,罗宾龙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偶然的一个机会,罗宾龙从互联网中获知了《苦干》,以及《苦干》的策划者和出资人李灵爱——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华裔女性。“是好奇心和内心的倔强让我开始着手了解《苦干》,这也许就是一种缘分。”

罗宾龙说,“在发现《苦干》,了解李灵爱之前,我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但是,李灵爱却从不这样认为,在她眼里,中国人是高贵的,她始终以此为荣。”

对于罗宾龙来讲,这也许是最大的收获。

我庆幸做了这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我庆幸做了这件非常正确的事情。”罗宾龙说,在美国,这部影片所提及的历史和故事已被遗忘,很多人甚至不相信,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美国携手作战。

罗宾龙的合作者、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曾分析,1942年《苦干》获奖后就离奇消失,可能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战,其战略重心转到了欧洲战场,这样,反映东方战场的《苦干》便在美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罗宾龙说,通过《苦干》和《寻找<苦干>》,发现、挖掘并再现这段历史,可以让更多人正确地认识和接受真实的历史事实,珍爱和平。

今天的重庆印证了《苦干》的内容

靠着手机昏暗的光线,昨日上午,罗宾龙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进入较场口大轰炸惨案遗址下的防空洞。尽管已经做了修补,可洞内依旧狭小、阴冷潮湿,有的墙角已生出了霉斑。得知当年上万人因日机轰炸进入这个防空洞,由于时间太长而造成了大量的平民死亡时,罗宾龙默默地拍下了挂在遗址墙上的一幅幅历史照片。

罗宾龙说,从《苦干》可以看到,重庆城在轰炸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在熊熊燃烧。但重庆人没有惊慌,而是从容、有条不紊地参与救援,在废墟中寻找还有价值的生活资料,坚强、坚韧、不屈地应对巨大的灾难。她刚看到时,对此非常震惊和不解。

“70多年后的今天,来到重庆,曾经的废墟之城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街道上,每一个路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自信和热情,这正好印证了当年《苦干》表现的内容。我相信那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苦干’的精髓——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的重庆得到传承和发扬,并深入到他们的灵魂与命运之中,而这正是《苦干》回到中国、回到重庆的真正意义所在。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罗宾龙说。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