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三严三治三覆盖”推动环保工作见成效

08.01.2016  11:33

  2015年,长寿区环保工作以保障环境安全和群众环境权益为宗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蓝天、碧水、绿地、田园、宁静、清新”环保六大行动。截至目前,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PM10年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5.1%;长江长寿段、御临河、龙溪河及20个乡镇饮用水源和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100%;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十一五”末下降12.6%、10.2%、17.3%和28.4%,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

  一、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一是严格环境执法。贯彻落实好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现场监察企业4000余人次,征收排污费3500万元,位列全市第一。约谈企业负责人85人次,实施行政处罚53件,罚款146.5万元,移交公安2件,并在全市首次对3名环境违法人员实施刑事拘留。

  二是严保环境权益。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30余个,受理各类污染信访投诉及污染事故纠纷调处920件,处理率和办结率实现“双百”,回访满意率达95.3%,群众环境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是严守安全底线。在全区重化工企业达50余家的特殊产业定位下,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完善“政府—部门—园区—企业”四级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和经开区“装置级、工厂级、片区级、经开区级和流域级”五级事故污水风险防控体系,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环境事故。

  二、着力抓好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抓好大气环境整治。有序推进以长化、重钢为首的9家年度化工臭气污染源攻坚整治,臭气扰民投诉率下降7.5%;创建5个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和3条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完成4家企业扬尘深度治理和35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整治;整治餐饮油烟污染12家;淘汰燃煤锅炉1台;淘汰黄标车2700余辆,数量高居全市之首。

  二是抓好水环境整治。统筹协调全区100余部门,形成合力,深入开展桃花河污染攻坚整治,累计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整治370户、关闭小作坊9家,85个工业企业完成环保设施整改并实现达标排放,全流域91.8%的养殖粪便得到综合利用、93.5%的水产养殖场水质实现达标排放,水质表观及指标持续改善。完成29家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和11家工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工业企业实现水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三是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在完成5个镇49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基础上,争取中央、市级补助资金1540万元,持续推进5个街镇、23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区级财政每年拨付400余万元垃圾清运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整治项目的长期环境效益。配套投入区级资金1.49亿元,切实将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广泛用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工程。争取1.69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有序推进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涉及6大类工程31个项目,湖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环保能力

  一是街镇基础设施全覆盖。完成15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18个街镇污水处理全覆盖,与市环投公司签订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合同,力争通过第三方服务和专业化的管理,实现达标排放。投入3000万元建立农村垃圾“户集-村收-区运、区处理”系统,实现全区全域垃圾处理全覆盖。

  二是医疗废物处置全覆盖。新建日处理能力为5吨,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的全自动化高温蒸煮、消毒、破碎工艺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场1座,着力推动全区医疗废物实现“应收尽收”。

  三是街镇环保机构全覆盖。在全市率先设立独立的街镇环保所,全区18个街镇新增环保编制54名,配备专职环保人员90名,建立健全街镇环保工作机制和督查、考核及资金保障机制,街镇环保监管能力大幅提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的环保工作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