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20条河流将变鱼翔浅底的清水绿岸

28.01.2019  09:31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主城区“清水绿岸”工程。如何让老百姓享有更多“清水绿岸”?来听听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解读。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主城区“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已经出台。《方案》要求,以建设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为契机,统筹推进主城区次级河流全流域治理,还市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增强市民获得感。

  主城区“清水绿岸”治理提升行动的实施范围涉及清水溪、凤凰溪、花溪河、苦竹溪、盘溪河、肖家河、溉澜溪、中央公园镜湖、跳磴河、詹家溪、山王溪、纳溪沟、黄溪河、跳墩河、桃花溪、白沙河、一品河、马鞍溪、马河溪、双凤溪20条河流。

  《方案》要求,到2021年,主城区建成20条共约427公里清水绿岸,把原黑臭水体打造成为鱼翔浅底的清澈河流、开放共享的绿色长廊、舒适宜人的生态空间;河流水质力争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及以上标准(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主要河段全年不断流并保持稳定生态基流,流域范围内39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规划指标要求,绿化缓冲带的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建立健全城市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实现城市水体长制久清;强化水体岸线休闲游憩、健身娱乐等公共开敞空间功能,增强可达性、参与性和舒适性,让市民更加便捷的亲水、戏水、乐水。

  为推进“清水绿岸”治理提升行动顺利实施,将建立健全“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绩效考核、按效付费”机制,推进以专业化社会资本为主体的“清水绿岸”市场化投资—建设—运维机制。全流域运维单位应当及时公开各条河流的运维状况,接受公众监督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