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小区环境越来越好 还不忘给大家送来了礼包

03.02.2017  18:10

  桥湾小区的春节游园活动。

  讲述人:

  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九龙坡区九龙镇的桥湾小区是一个藏在巷子里的老社区。1月29日,大年初二,我又回到了这里。

  我的家并不在桥湾小区,但在春节的时候来到这里,我是第二次。我的一个“老熟人”就住在这里,我要来给他拜个年。

  小区里的腊肉一块都没丢

  “小刘,你怎么来了哦?春节快乐哦!”刚走到桥湾小区门口,“老熟人”老杨就从旁边的志愿者岗亭里走了出来,热情地打招呼。

  老杨全名叫杨智荣,今年64岁,在小区住了近19年。和老杨相熟,是因为两年前的“寻找最美环卫工人暨最美宜居小巷社区”评选活动。桥湾小区的老旧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获评最美宜居小巷社区。

  小区居民成立了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并在小区内招募志愿者,负责小区的保安、保洁、绿化等工作。老杨就是一位志愿者,负责保安工作。

  我来小区采访过五次,有空的时候,也常会来小区看看。每次来,我都要和老杨聊上好一阵。

  2015年11月1日,老杨正式上岗。这是他在志愿者岗亭里度过的第二个春节。“现在我们小区的治安好得很哦,今年春节,小区一块腊肉都没丢。”老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脸自豪。

  居民看见垃圾还会捡起来

  桥湾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小区内共有8栋住宅楼,居民约1700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

  “一年多了,你看我们小区还是这么漂亮。”老杨说。1998年,老杨一家人搬进小区居住,见证了小区环境从好变坏,又从坏变好。

  以前,小区的“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经过近半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小区住宅楼的外墙变漂亮了,人行道的地砖也换了新的。小区还新增了健身广场,规范了停车位……

  老杨说,他希望小区的新环境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老杨陪着我在小区里走了一圈,路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每天都有志愿者负责保洁,而且垃圾还越扫越少了。”老杨说,自从小区的环境变样后,随手乱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有时见到地上有垃圾,居民还会主动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老小区“旧貌换新颜”,让小区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得到了提升,也同时让小区的新环境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去年,桥湾小区成为了九龙坡区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居民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一方面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奖励。

  “我都换了好几包盐了。”老杨笑着说,小区采用的是“垃圾智慧分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小区的每家住户都拥有一个自家的二维码,居民只需将垃圾分类装好,贴上自家二维码,投放到垃圾分类桶内,清洁公司就可根据二维码追溯垃圾来源,居民也可因此获得积分奖励。

  老杨说,扔一袋厨余垃圾可以获得1个积分,15个积分就可以换一袋盐。另外,积分还可以兑换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等很多生活用品。

  春节给居民送大礼包

  桥湾小区完成综合整治后,居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每次和老杨聊天,他都能说出很多小区里的新鲜事: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元旦节看演出……

  今年春节,小区的游园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小区里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老杨说,他真心感谢桥湾小区的这次环境综合整治,让大家居住得更舒适,生活得更和谐。

  而最让老杨高兴的一件事是,住进小区19年,他第一次收到了小区的拜年大礼包。“我和很多邻居都收到了,有油、有米,安逸得很。”老杨说,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为居民们准备的拜年大礼包很贴心。

  为了维护小区管理,小区完成综合整治后,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和社区、街道共同研究决定,小区居民按每户每月0.45元/平方米缴纳物管费。这笔费用大部分用于补贴志愿者。

  一年下来,加上小区收取的停车费,小区的管理开支略有盈余。于是,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决定给缴纳物管费的居民赠送拜年大礼包。

  “我春节前就把今年的物管费交了。”老杨说,去年,有80%以上的居民缴纳了物管费。今年春节前,小区已有140多户居民续缴了全年的物管费。文·图/本报首席记者 刘波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