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拟建劳动评价制度 入档作升学参考

04.08.2015  10:06

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公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我国拟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为他们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可开设家政烹饪园艺课

意见要求,学校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3到9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高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

校内:可种农作物或开展养殖

意见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

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

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校外:安排实践组织学工学农

意见要求,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

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家务:可以洗碗洗衣扫地整理

意见要求,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2个目标

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用3-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全国创建一批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推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3个问题

在学校被弱化: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

在家庭被软化: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

在社会被淡化: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

4项意义

可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可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可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

可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

孩子能做哪些家务?

2-5岁

收拾玩具,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筐,整理书籍杂志。

4-5岁

餐前摆放餐具,餐后收拾碗碟。

6-7岁

自己挑选衣服穿,折叠整理自己的衣物,保持自己房间整洁,起床收拾床铺,扫地,喂宠物。

8-9岁

做简单的饭,为家人洗衣服并折好放进柜橱,打扫洗澡间,在家长指导下自主购买衣物。

10-12岁

整理壁橱和抽屉,缝扣子或小补丁,换床单,用洗衣机洗衣服,擦洗车子,遛狗。

13岁以上

做饭,采购日常食品、杂物,家庭用品的简单修理。

小学生日均家务时间

美国72分钟

韩国42分钟

英国36分钟

法国30分钟

日本24分钟

中国12分钟

调研> 从小爱干家务 失业率极低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益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

让孩子爱上家务的技巧

1.家长要表示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干得好的予以表扬。

2.提供多种多样的家务活,轮流交替去做。

3.给孩子一些较复杂而有趣的劳动。

4.尽可能地努力使劳动愉快些。

5.限定孩子干家务活的时间。

6.给孩子指导和监督。

7.不要把做家务当做惩罚的手段。

8.如果孩子在家做了些额外的工作,应尽量给一些报酬。

据新华社、教育部官网、中新社、广州日报等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