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展会购年货多个心眼 小心遇到游摊小贩买到劣质商品

31.12.2014  09:50

  ▲执法人员封存问题木耳后,商贩仍在售卖货物。

  昨日,家住南岸区南坪的赵先生打进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称,他的母亲前天去第二届重庆粮油食品博览会暨2015年货采购节(下简称粮博会)采购,在一个展摊上购买了1斤野生秋木耳。回家后发现,木耳泡了以后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甚至有些熏眼睛,他怀疑,母亲买到了硫磺木耳。

  投诉

  木耳泡完气味刺鼻

  赵先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前日下午3时,他的母亲和朋友一起来到南坪会展中心,想看看正在举办的粮博会上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赵先生的母亲进入展厅,被一家售卖散装野生秋木耳的摊位吸引了。老板称,木耳是从东北批发过来的,原价88元/斤,他只卖39元/斤,经过讨价还价,赵母花30元买了1斤。

  当晚,赵母用热水泡了一些木耳,准备第二天炒着吃。赵先生说,木耳刚泡了两分钟,隔着几米远就能闻到很浓的刺鼻味,靠近闻还有些熏眼睛。

  “我觉得木耳肯定有问题。”赵先生说,他在网上以“木耳、刺鼻”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跟硫磺木耳的描述十分相似,而硫磺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

  “我怀疑母亲买到的木耳就是硫磺木耳。”因为母亲购买的木耳没有外包装,也没有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信息,昨日上午,赵先生向南岸区食药监局进行了投诉。

  组委会

  卖方是游摊已禁止售卖

  据了解,第二届重庆粮博会展出面积达5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近1000家,涵盖了粮油糖酒、名特优新、年货特产等几千个产品总类。

  昨日上午10时左右,南岸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陪同赵先生来到了会展中心。在赵先生母亲购买木耳的摊位,执法人员叫停售卖,对木耳进行了抽样,并要求组委会对剩余的木耳进行暂时封存,等待检测结果再行处理。

  昨日下午,记者在粮博会承办方———重庆雄越会展有限公司办公室,看到了被封存的木耳,大约有10多斤,闻上去的确有刺鼻的味道。

  雄越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配合食药监局进行调查,并且已经不允许涉事商贩在展厅继续售卖货物,“后续处理要等食药监局调查结果出来。

  这种气味刺鼻的木耳,是怎么进入粮博会展厅的?“他们是游摊,没有交展费。”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此次粮博会是免费面向广大市民开放的,这也导致许多没有缴纳展费的游摊偷偷进入展厅售卖货物,组委会每天都在清理,“参展商太多,我们工作量也很大,难免有没及时清理的游摊。

  调查

  涉事摊位仍在售卖商品

  在赵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找到那家卖木耳的商贩。雄越公司工作人员称已被禁止售卖的这家摊位,放置货物的桌子摆放有序,摆放着牛肉干、茶叶等产品,看上去并不像一个游摊,同时销售员仍在向过往人群兜售产品。

  记者问起木耳的事,销售员说剩下的已经被组委会拿走了。这些木耳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地址、检验合格报告等?销售员摇了摇头,称这是散装农产品,没有那些东西,“我们每天都泡着吃,肯定没问题。

  “你们参加此次粮博会,有没有交展费?”记者问。销售员叹了叹气说:“怎么不交费?我们交了7000元呢。”当记者提出看收款单据,销售员说单据在老板那里,老板出去吃饭了。

  此时,赵先生告诉记者,执法人员来现场抽样和封存木耳时,组委会和销售员均称没有交费。记者就此追问,旁边另一名销售员开口了,“没有,没有交费。”一直跟记者说话的销售员也含混地说:“我们也不是本地的,说多了对我们不好。

  记者将该摊位还在售卖的情况告知了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将立即前去处理。

  记者又从南岸区食药监局了解到,他们将对木耳进行检测,“是不是硫磺木耳很快就有结果。

  重庆晚报记者 熊志翔 见习记者 吴大维 摄影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