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半男娃小区内走丢 公交司机2小时后孩子安全回家

05.01.2015  10:44

  260路驾驶员王柏栋讲述他发现小敬敬的经过。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

  ▲4日,沙区梨树湾友爱村,孩子回家,小敬敬一家人庆幸不已。

  重庆晨报记者 王鑫 实习生 肖咏 报道

  昨日是元旦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但4岁半的敬敬没有去上幼儿园。爸爸周建军专门给他请了一天假,带着他去260路公交车调度室道谢。

  如果不是一个个好心人多留了个心眼,周建军或许再也见不到他唯一的儿子。

  吓 孩子小区内走失

  昨天上午10点半,敬敬刚走到楼下,小区的邻居就围了上来:“敬敬娃儿,你昨天跑到哪里去了哟?”“敬敬娃儿,来,抱一下。

  敬敬所住的小区是沙坪坝杨公桥友爱村,这里是原无线电厂的家属区,是个老小区。前天,30岁的周建军和妻子曹宁一大早就加班去了。

  上午9点多,杨承翠带着孙子敬敬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途中,杨承翠正好碰到先出门的小儿媳黎仁琼带着儿子在吃早饭,于是她把敬敬交给黎仁琼照看,自己去买菜。

  吃完抄手后,黎仁琼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小区。这个时候,黎仁琼的儿子想要小便,她就顾着照看儿子,等安顿好儿子,黎仁琼才发现:敬敬不见了!

  小区不大,楼下的老人也不少,可问来问去,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敬敬。只不过一两分钟的事,孩子就没影了。黎仁琼以为敬敬先回家了,赶忙跑回家看,依然不见敬敬的踪影。

  喜 民警送孩子回家

  黎仁琼蒙了。顺着小区的斜坡走上去,爬一段梯坎就是杨梨路,过往车辆多且车速快,万一敬敬走到马路上可就糟了。

  黎仁琼一边给周建军打电话,一边上马路继续找。不久后,周建军和曹宁先后回到小区,一起找儿子。可找了半天还是没有敬敬的消息。“当时真觉得娃儿找不回来了,我也不敢往后面想了。”周建军说道。

  前天中午11点多,正在着急寻找敬敬的一家人听到了邻居传来的好消息:民警带着敬敬回来了!直到看到民警和敬敬,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下来。

  疑 孩子被人带出小区

  因为孙子前天差点走丢,对于记者的采访,杨承翠显得很警觉,示意儿子要先确定记者的身份。看到记者出示证件后杨承翠这才放心。

  周建军说,敬敬回家时他问过儿子,是跟倒别人出去的吗?儿子“”了一声。问是男的还是女的,儿子说是“女的”。他继续问是老孃孃还是年轻的孃孃?儿子说:“是老孃孃。”

  “娃儿说他先坐的是228路,后来还换了车。”周建军说,儿子告诉他在换乘前,那位“孃孃”还在路边买了一杯银耳汤给他喝。不过,敬敬年龄太小,表达能力有限,问起那位“孃孃”长啥样,敬敬“”了半天都没说出来。

  幸 乘客驾驶员留了心

  从公交车驾驶员和调度员那里,周建军才知道,娃儿能回来,多亏了一个个好心人的帮助。

  前天上午11点左右,驾驶员王柏栋驾驶着260路公交车从新桥开往沙坪坝站西路。当车子行驶到高滩岩正街时,车尾一位乘客的喊声吸引了王柏栋的注意:“哪个的娃儿,大人都不看倒起,摔倒了啷个办?

  王柏栋从车内后视镜看到一个穿着蓝色羽绒服的小男孩正在车厢中部走来走去。当时是下坡路面,弯道又多,王柏栋也提醒了一句:“家长要看好娃儿。

  王柏栋发现,当时并没有乘客把娃儿带回去。他以为这个娃儿是跟父母走失了,于是王柏栋把车停到路边,把娃儿安排到驾驶室后面靠走廊的座位坐下。就这样,他把男孩带回了调度室,并向调度员王平说明了情况。王平猜测,如果敬敬是被人拐走,那带走他的人很有可能在公交车上,但怕露馅不敢答应。随即,王平报了警。

  见到身穿警服的民警,敬敬没了警惕。民警问敬敬家在哪儿,敬敬回答说:“在杨梨路,卫星半岛。

  警 在小区也不能疏忽

  从友爱村到站西路相距约3.6公里,从娃儿走失到找回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周建军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好心人的帮助,儿子可能会有什么遭遇。

  周建军说:“我们都没有打骂孩子,毕竟这不是他的错,倒是我们这些家长,应该敲个警钟。

  周建军除了想对帮助儿子回家的所有好心人表示感谢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长,“看似最安全的地方或许就是最危险的地方”。他说:“一般出去玩的时候,我们都很小心。但是在小区里,我们往往觉得离家近,熟人多,孩子不会出现什么危险,于是就疏忽了。

  记者手记>

  我们多一份关注

  孩子多一份安全

  不管敬敬是不是被陌生人带走,能再回到家就是幸运的。

  这样“不幸中的幸运”正越来越多,从“宝贝回家”到“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加入到“打拐”的社会力量中来。他们留心那些街边乞讨的儿童、留心那些感觉不像是亲子关系的“一家人”。也正是这样的关注,让“敬敬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除了父母要加强防范意识、让孩子熟记家庭地址和父母电话外,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普通市民愿意多留心看到抱孩子姿势不正确的“父母”,对孩子啼哭不管不理、甚至拳脚相加的“亲人”、孩子做出危险行为时不闻不问的“家长”,大家要及时报警,让更多的孩子回到父母身边。

(重庆晨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