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浇头,笑傲江湖

06.10.2021  22:23

重庆,火锅是性格,小面是骨骼,支撑起这座城的江湖豪气。

山城三千万人口的苏醒,从一碗小面开始。

处在南北方融合带的重庆,小面彰显了重庆人的 包容性 开放性

而一碗小面的包容与开放,往往又体现在面上的 浇头

不爬坡,不小面。

重庆小面,多数藏在梯坎里,七拐八拐,才找到“ 小唐面庄”

店门口的煮面三件套已是所有老面店的标配。

重庆小面本身是没有任何浇头点缀的,

碱水面、叶叶菜、佐料

就是一碗素面的全部内容。 

叶叶菜是素面的灵魂,夏有藤藤菜,冬有莲花白,或瓢儿白,或豆尖儿…… 

筋道的面条混上绿叶菜包裹的红油,麻辣中有一丝清甜回味,也丝毫不抢面香味的风头。 

再配上一个周边酥脆的 煎蛋

就是素面的高配吃法,在汤汁里滚上一圈,一口下去,霸道惨了。 

后来流行内卷,波及小面,于是小面浇头也开始了暗地battle。  要说重庆小面浇头,豌杂首当其冲, 干馏豌杂 又是其最。

耙豌豆 杂酱 的完美契合,均匀包裹每根碱水面,豌豆形不散内散,筷子一夹,瞬间成泥,混着半肥半瘦的杂酱下肚,油而不腻。 

口不停,搅拌也不停,吃到最后,还剩下多余的杂酱和耙豌豆,大口送入嘴里,又是一顿饕餮美食。

耙豌豆是豌杂之精髓,做好它并非易事,需用骨头高汤熬制浸泡好的豌豆,

高汤和时间

要同时具备才能煮出恰到好处的耙豌豆,所以找寻到一家好的耙豌豆浇头小面店,食客心里不禁一阵暗喜。   

除了豌杂, 牛筋面 也绝对算得上浇头TOP榜前三。 

半透明的牛筋像一块黄宝石,未尝其味,已大饱眼福,牛筋 口感滑嫩 ,如海参,一入舌尖,牛筋香味立马融化在整个口腔。 

牛筋过于软滑,以至于经常从筷子间溜走,好不容易夹住,立马送入嘴里,QQ弹弹,像在吸辣味的果冻。 

肥肠浇头 则是肥厚的肥肠堆满表面,吃之前用肥肠舀上一勺红油面汤,咀嚼后,肥肠独有臭香味在大脑扩散。 

这个浇头两级分化最严重,爱好者挚爱,不爱者避而远之。 

鸭血、猪肝、肥牛……  

万物皆可浇头 ,跟这座山城一样,充满无限可能和包容。 

吃面是一回事, ”面 又是另外一回事。  会嚯面的人一手端面,一手拿筷,插入碗底,顺着边缘开始撬面条,先把藏在碗底的宝藏佐料翻上来,不断搅拌,直到每一根面均匀裹满佐料和浇头。 

面条嚯得好,小面味道好一半,吃上一口快乐似神仙。 

其实面条本身除了碱味是无味的,全凭 调料 得宜。 

辣椒、红油、花椒油、酱油等,光油都是好几种。 

一香、二辣、三提色 ,是辣椒油的精髓,每家商户都有自己的“独家秘方”,各有特色,绝不外传。 

味道的平衡全靠手上拿捏,又需用心丈量,不然就算十几种调料摆在面前,也没有办法。 

老练的挑面人忙碌的时候,甚至有 三头六臂 ,手掌摊上两个碗,手臂还能架起一个,然后快速往碗里敲调料,他们的眼睛就是电子秤,了然于胸,手法精确,打出来的每一碗咸淡都刚好合适。  

老板,来二两小面,提黄”。

  老板和食客会心一笑,说起了黑话。 

提黄、加青、免红……都是小面常客能听懂的话。 

重庆人天天都吃小面, 越吃越想吃 。 

背书包的学生、打扮精致的都市丽人,管他精致与否,小面面前,人人平等。  重庆小面的 既代表价格低廉,也流露出市井小巷舒适的美食态度。

浇头之于小面犹如小面之于重庆。  

当浇头越来越内卷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归小面本身,不要让花里花哨掩盖了面食本味。 

来二两小面几乎成为重庆人共同的饮食习惯,但同样一碗小面,每个人心中又能吃出各异的人生感受。 

这一场 江湖较量 ,每一碗都是赢家。

原标题:小面浇头,笑傲江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