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上有个“小孔” 害他头晕了四年

19.05.2020  20:01

深呼吸,咳嗽一下,腿蜷起来......”5月13日下午4点,14岁的蔡洋(化名)躺在病床上,跟着医生的指挥,努力地配合着。他有点紧张,但很熟练,自2016年第一次出现头晕以来,父母已经带着他跑过了很多医院,做了很多次检查。

突然而来的“天旋地转

那是2016年的某一天,重庆市合川区,当时正在读小学3年级的蔡洋正在上课,突然间,正在看着黑板的他,感觉到了一阵“天旋地转”。

黑板、老师、同学、座椅板凳.....当时就是感觉眼睛里的所有东西都在‘打转转’,晕得不得了,好难受,我就哭了。”蔡洋回忆说,老师发现后给爸爸打了电话,他便被爸爸接回了家。可是回家之后症状又消失不见了,一家人便没有放在心上。

大概间隔了两个多月之后,蔡洋再次在上课的时候感受到了头晕、头痛,这时的他,已经无法站立、行走,只能趴在桌子上喊疼,班主任再次叫来爸爸将他背走,并且嘱咐家人,一定要带他去看看。

再之后,蔡洋的病情便不断加重,从几个月发生一次眩晕,到一个月、两个星期、一个星期一次......有一次在家门口的石阶处,他站在原地便直接摔到,手臂也被摔伤,至今还未痊愈。

四处求医 结果发现心上有“小孔

从2016年至今,经常“发病”的蔡洋便没有再读书,父母带他去了很多医院检查,都查不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直到医生在他的心脏彩超中发现了一个3mm大小的“小孔”。

这个小孔,医学上称之为‘圆孔’,它是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一扇‘小窗’。”重医儿童医院超声科计晓娟博士介绍到,5月13日下午,计晓娟为蔡洋做了一个名为“超声发泡实验”的检查。

这个检查,是通过静脉血将造影剂“输入”右心房,在彩超中显影,如果卵圆孔未闭合,使血液在心脏中产生异常,静脉血由右心房进入了左心房,那么右心房的显影剂便会进入左心房,在彩超中可以被观察到。这个技术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成人医疗技术,经历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这也是重医儿童医院的首次临床应用在儿童身上。

痛不痛?”正在为蔡洋进行检查的计晓娟问到。“不痛。”躺在病床上的蔡洋说,不过有点害怕,以前特别害怕打针,但是这几年已经习惯了,他只想早点好起来,能够回去读书。

20%的成年人都有“卵圆孔未闭”的情况

卵圆孔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未闭合的情况呢?

人类胎儿期,左右心房隔膜上有一个小孔,即胎儿期左右心房的血液是相通的。后来肺循环建成后,孔就关闭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遗留下的痕迹。”重医儿童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易岂建介绍,简单来说,心脏中卵圆孔的位置一般会有一个薄片覆盖着,出生前 ,由于血流是从右到左 ,使卵圆孔持续开放。出生后,建立了正常的肺循环 ,由于心房内压力的增加 ,迫使这个薄片压在卵圆孔的表面 ,从而使卵圆孔闭合。

据介绍,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有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合的情况,会导致部分成年人头晕、头痛,甚至可引发成人脑血栓、脑卒中的发生。这是因为右心房的静脉血通过卵圆孔进入了左心房,由通过左心房“输送”进入大脑,而静脉血中氧气含量低、含有“小血栓”等特性,是引发病症的来源。

对于经常发生未知原因偏头痛、头晕的成年人和适龄儿童来说,在排除其他可能后,都可以考虑超声发泡实验,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卵圆孔未闭合的问题存在。”易岂建说,一旦发现卵圆孔未闭合的问题,可以使用特殊的卵圆孔封堵器,通过心脏介入手术,将心脏里的卵圆孔堵住。这个手术很复杂,可是对病人的影响很小,手术之后只要两三天,病人便可以恢复。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宋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