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步道美不胜收
重庆是全国有名的“桥都”,还是十足的“步道之城”。
山城步道,除了承载交通出行功能,还是人们漫步山水间,品味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每条步道都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几条步道进行了走访。
半山崖线步道 登山览胜探源一样不少
步道名片
半山崖线步道,全长20多公里,主要串联平顶山文化公园、虎头岩公园、佛图关公园、鹅岭公园、李子坝公园及30个文化资源点,沿线散布有摩崖石刻、摩崖佛龛等人文景点以及红岩文化、抗战文化、工业遗址文化等人文资源,是探访古渝之源、览胜母城之巅的好去处。
从渝中区到沙坪坝区,沿主城的半山崖线,形成了一条李子坝-鹅岭-佛图关-虎头岩-平顶山的公园连线,被称为半山崖线步道。这条步道有何特色?3月14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体验。
纵览城中山水 体验“人在景中”
14日,小雨。佛图关公园的步道上,行人络绎不绝。
记者来到公园南门的观景台上,视线豁然开朗——嘉陵江穿城而过,嘉华大桥、渝澳大桥和嘉陵江大桥飞架南北;江对岸,江北的高楼鳞次栉比;山崖下,轻轨在李子坝站穿楼而过,鹅岭山脊、鹅岭正街、滨江路映入眼帘。
绿树掩映间,从山上到江边,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城市山水画。人在山上,也在景中。
继续前行,记者遇到65岁的市民胡顺凡(化名)。他家住渝中区健康路,经常到佛图关公园散步,他主动提出陪我们下山。沿着步道下行,江边的亲水步道和江面上建筑的倒影尽收眼底。
串联历史景点 深受市民喜爱
半山崖线步道沿线有不少人文景点。比如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包含高公馆、李根固旧居、刘湘公馆、国民参议院旧址、交通银行学校旧址5组抗战历史文物建筑。佛图关公园内,保留不少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
记者探访的第三站,是虎头岩公园。走在连接虎头岩和红岩村的山脊观光道上,空气清新,鸟鸣声声,让人心旷神怡。
提起山脊观光道,家住附近云栖谷小区的张先明(化名)说:“这条路安逸!每逢晴天,我们都会来散步、锻炼!”
随后,记者来到平顶山公园。这个公园有明清时代的“节孝牌坊”“忠孝牌坊”,还有书卷长廊、辛亥义军过境碑及玉兰寨等景点。站在山顶,可俯瞰沙坪坝区中心。
“灰空间”待开发 公交接驳需完善
半山崖线步道虽然风景绝佳,但遗憾的是,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里存在步道标识缺乏、“灰空间”待开发、步道之间公交接驳需完善等问题。
李子坝滨江路高架桥墩下,有一片尚待开发的“灰空间”,(即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灰空间”没有路牌、路灯。
佛图关公园部分步道没有指示牌。如果没有胡顺凡这样的公园常客指点,游客多半会迷路。此外,山脊观光道临江一侧的墙上有小铁门,门内有路,向下步行20分钟左右可到红岩村,却没有路标。
虎头岩山脊观光道,因施工变成了“断头路”。离观光道最近的石油路轻轨站,直线距离超过1公里。此外,平顶山公园圣泉古道的终点是小龙坎变电站,从那里到最近的公交站点,需要步行15分钟左右。
南滨路滨江步道 “重庆外滩”名不虚传
步道名片
南滨路滨江步道位于南岸区,背依南山,长20多公里。这条滨江路上不仅建有中国最大的滨江公园,还有法国水师兵营、美国使馆酒吧旧址、卜内门洋行、慈云寺、千佛寺等历史文物建筑。不时举办的美食节及国际马拉松比赛,让这里人气爆棚。漫步滨江步道,可以眺望渝中半岛,欣赏两江交汇的美景。
自1998年启动首次改造以来,经过20多年发展,南滨路已成为市民和游客最爱的打卡地之一。这里的滨江步道又建得如何?3月中旬,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打探。
鸟语花香
仿佛走进绿色生态长廊
南滨路那么长,哪一段滨江步道风景最好?记者问过市民后,从海棠烟雨公园出发,一直走到东水门大桥下。
光听海棠烟雨公园这个名字,就很有诗意。记者看到,这个公园不仅有展示重庆民俗风情的浮雕“龙门阵”,还刻有大量诗词歌赋。
海棠烟雨公园下方的滨江步道非常小巧,有些地方只有一米宽,部分道路还镶嵌了鹅卵石,走起来不打滑。
步道旁树木青葱、江水浩荡,清幽的环境,使得这里成为游客扎堆的“宝地”。走入步道深处,仿佛走进了绿色生态长廊,青翠的竹林,逆水而上的轮船,温柔的江风,让人的心情变得柔软。
这里的步道也是欣赏江城交融美景的好去处。渝中区高楼林立,东水门大桥横跨江上,“朝天扬帆”建筑若隐若现,耳边传来轻轨过桥时的呼啸声……南滨路滨江步道,鸟语花香,自然和繁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浮雕石刻多
各种文化异彩纷呈
南滨路滨江步道还给人一个感觉,就是300米一个历史典故,500米一处人文风景,各种文化异彩纷呈。
这里的步道上刻有许多“巴渝十二景”图案。据统计,重庆的“巴渝十二景”中,南滨路就有黄葛晚渡、海棠烟雨、龙门浩月、字水宵灯等。
从上海来重庆玩的游客徐强告诉记者,他对“字水霄灯”很感兴趣。据传,因长江、嘉陵江在朝天门交汇处的水流,几经曲折相互迂回而形成一个酷似“巴”字的古篆体,故有“字水”之称。夜晚华灯初上,江面熠熠生辉,“宵灯”映“字水”,重庆夜景被冠以“字水宵灯”雅号。
滨江步道上还有“峡江开埠”的雕刻。史料记载,1891年重庆开埠,龙门浩码头成为中国较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之一。来自西方的商人、货物、文化随着长江水逆流而上。当外来建筑风格与山地环境相融,形成了重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西洋建筑风格,加上巴渝文化、抗战遗址文化等如珍珠般散布沿线,使南滨路获得了“重庆外滩”的美誉。
“米市街、弹子石老街、龙门浩老街都是南滨路上的旅游新热点,我最喜欢的是弹子石老街。”刚游览完老街的游客黄先生告诉记者,老街把具有老重庆风格的“筑台”“悬挑”“吊脚”“爬山”等建筑呈现出来,让他觉得新奇。此外,南滨路上的施光南大剧院、杜莎夫人蜡像馆、长江当代美术馆、国际马戏城等文化地标,也让他印象深刻。
部分座椅破损
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在打探中记者发现,这条步道虽然风景如画,但也存在公共设施损坏、步道连接不合理、公交接驳需优化等问题。
滨江步道上,部分椅子破损、多个垃圾桶破败不堪、个别地方有大便痕迹,多处堡坎出现开裂,空中管线乱牵乱挂,部分电线甚至垂在行人上方。
与其它地方的连接也不太合理。比如东原1891综合体与滨江路后排社区步行连不通,导致居民去南滨路步道休闲要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