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沟”打造“富消防”——大足区农村防火工作侧记

11.10.2016  16:02
   本网讯 闭塞的山沟,如果用一个核心字眼定义其消防格局,毫无疑问当是“”字: 软件穷——消防安全意识差;硬件穷——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但偏偏有人不信邪,愣是在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这个典型的山沟沟里搞出了“富消防”。都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人的本事可比巧媳妇大多了,他们居然能想方设法弄到“”,不服都不行。  
  在消防事业上,他们的“致富”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富在责任心强
  8月12日午时,太阳炙烤着大地。石马镇白光村一农户小院外,石马镇党委组织委员陈俊沛手里拿着刚收下来的稻穗,指着一堆新搭的稻垛说:“如果离房屋太近堆放,很容易着火。为了让村民们接受草垛集中堆放的规定,我们可是磨破了嘴皮子,跑烂了几双鞋。
  陈俊沛口中的“规定”指的是石马镇人民政府于今年7月下发的“村民防火新规定”,其中有一项是:柴草堆集中堆放管理,下发“规定”目的是为确保秋收时节的消防安全。
  在白光村,靠山吃山的村民仍旧喜欢烧柴取暖做饭,为了方便,柴草就堆放在房屋墙边,便于日常使用。这是祖辈们一直延续下来的生活习惯。
  “开村民大会做动员,村干部还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就为这点小事,有必要吗?”村民张大富牢骚满腹,年近八旬的他对外声称在村里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胡搞的”,“柴草堆哪还需要管理吗?我想在哪儿堆都行!”同时,他一看到有村干部来访就躲起来,或者闭门不见,导致柴草清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其实,在柴草集中堆放管理这项规定刚刚推行时,不止一个张大富,很多人都带有抵触情绪。为此,陈俊沛开始反复做工作。为了让村民能够接受,同时充分考虑到村里的实际情况,他决定采取定点管理的办法,即在几户相邻村民屋外,划定一个安全区域,用于柴草的集中堆放,这样大家使用同样方便,也容易让大家接受。
  不过,“钉子户”还是有的,通常以“难得搬,麻烦费事”为借口,这时,陈俊沛会领着村干部上门,主动帮助他们搬运柴草。
  富在对症下药
  “陈委员,孙子调皮玩火,不小心把自家房前的草垛点燃了,幸亏巡查组发现及时把火扑灭。反正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通报就免了吧。”当初反对声最大的张大富,居然放下身段来求陈俊沛。
  原来,上星期他家里刚刚发生一场火灾,被当作“反面教材”在村上通报,让各家各户引以为鉴。
  “张大爷,通报上说的都是事实吧,您并不冤。如果火灾不被巡查组及时发现、扑灭,您儿子辛辛苦苦打拼盖的瓦房早就化为废墟啦。
  “这……”张大富一时语塞。
  “这个必须通报,谁也不能破例。”陈俊沛拒绝了张大富的请求。
  今年5月,自夏季清剿火患战役打响起,石马镇镇政府就协同大足消防部门把“秋收消防安全”当成夏季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石马镇位于大足区城区东南部,距城区12公里,幅员面积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万亩,防火形势严峻。
  据陈俊沛介绍,辖区村民居住分布较零散,群众房屋耐火等级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地区道路交通不便……这些都为石马镇火灾防范与扑救造成困难。“所以,我们更多倚仗的,就是各村以及村民小组的基层干部一对一上门宣传。
  为了让基层干部成为消防明白人,大足区公安消防支队特意组织召开了一场全镇级的消防安全培训会,作用相当于“岗前培训”。
  张大富家草垛起火那天,陈俊沛一大早就往白光村赶,他要把从消防部门那学来的消防安全常识和日常防火巡查内容向村民讲解。刚进村口,就看到有一股浓烟从村西头冒出,他立即赶往事故地点,并拨通村委会电话:“快,迅速组织人员前往张大富家,他家草垛起火了。
  虽然火灾被及时发现和处置,但这种情况一定要在村上通报,让各家引以为鉴。
  “从今年5月份实施通报以来,火灾明显减少,村民的安全意识也逐渐提升,毕竟关系到‘面子’,在农村,最怕的就是丢面子,那会让人抬不起头的。”陈俊沛说,他最了解农村,通报这一招相当于打蛇七寸。而他也成了村民眼中的黑脸包公,想“走后门”撤销通报是万万行不通的。
  “如果村里发生火灾,消防官兵翻山越岭赶到这里,一点扑救的意义都没有了。”说这话时,陈俊沛正帮张大富搬运堆放在屋外墙角的柴草。
  富在勇于创新
  走在石马镇先锋村田间地头,时常听到有人在唱歌。“山沟里的村民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唱歌,一是为了自娱自乐,二是可以减轻劳动的疲劳。因此,他们个个都算得上是唱歌好手。”大足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员陈科宇说。
  陈俊沛也不例外,说来就来,“天干物燥,注意用火,田里干活,烟头千万可别乱扔……”(歌词大意)一旁劳作的村民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也随之附和。歌声在山谷里回荡,这个山林间的小村庄顿时热闹起来。
  秋夹伏,热得哭;稻谷香,防遭殃;一把火,没饭煮;控火实,享幸福……这正是当下秋收谷季节的真实写照。
  他们唱歌用的是当地方言,后来经过陈科宇的“翻译”后,记者才了解歌词大意。据说,是陈俊沛改编了当地流传的一首小调的歌词,成了现在的消防山歌。村民说,这首消防山歌大家经常唱,不管是在山上背柴草,在田里收割,还是背着货物赶集。
  “今年的119宣传周活动,我们准备把这首消防山歌唱遍大足,唱响重庆。”陈科宇说。
  大足区的27个镇街,一半以上的常住居民都是老人和孩子。针对这些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留守老人和孩子,今年大足支队大胆创新,利用换届选举开展消防宣教活动,首先在石马镇搞试点,然后号召其他镇街向石马镇学习,充分利用选举活动人员较为集中,都属于成年人这一有利时机,向村民宣讲“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安全”、“家中易燃易爆物品有哪些”、“我们该如何防范和处置家庭火灾”等知识,最终实现全区选民全覆盖。
  在消防宣传形式开发上,陈俊沛与陈科宇可是一对黄金搭档,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呆板表达,总是力求创新,以吸引群众的眼球。除了开先河的消防山歌,之前他们还有过许多消防宣传的新点子,都取得不错效果,比如消防灯谜有奖竞猜啊、消防诗词创作大赛啊。
  微媒体流行的时代,他们俩正在考虑运作一个具有石马镇地方特色的公众号:“就是不断给大家新鲜感,不断刺激大家,让他们时刻关注消防,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
  富在工作踏实
  在先锋村,记者见到家家户户不贴“门神”而贴“消防明白书”“家庭火灾须知”等。陈俊沛:“这就是我们的防火‘土办法’。
  正说着,一位年近5旬的大妈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她一手拎着柴油桶,一手在墙上贴的“易燃易爆储存办法”宣传板上滑动。
  “您在找什么呢?”记者上前问道。
  “我查找柴油放在哪里才安全。”大妈抬头说道,自我介绍姓胡。
  “找到了,不能放到厨房或者有火源的地方。我放院子的角落里,四下都空荡荡的,肯定安全。”胡大妈难掩兴奋。
  “山里人比较朴实,说那些高大上的口号他们听不懂,也听不进去。只有这种‘土方法’才最有效。”陈俊沛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40岁的陈俊沛作为石马镇的干部,看上去和其他村民并没有两样。一位村民调侃说:陈委员不戴名表不穿名鞋,但他走家串户必随身携带4件宝物,就是一只手电筒、一本消防安全责任书,一只印泥盒子、一支笔。
  陈俊沛身上的“”和他所说的“土办法”,在记者看来却是踏实的表现。
  为了确保秋收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按照区政府和大足消防支队夏季消防安全工作任务部署,石马镇政府与各村社、村小组签订消防目标责任书105份,确保秋收安全工作顺利开展。依旧是“土办法”,却很有效果。因为这份责任书就是“军令状”,无人改违,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责任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土办法”还有许多。“ 自秋收开始以来,镇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加油站、农机用户、车辆用户家庭进行了用电、用油、用火、用气排查;发现火灾隐患108处,并且已经全部整治到位。”陈俊沛介绍道。
  大足消防支队则是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对全区农户开展“拉网式”排查;各网格管理员重点针对加油站、农用机车、老式建筑群、新农村聚居地、家庭作坊等区域和用户进行集中整治,全体动员,全民参与,确保秋收安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石马镇政府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秋收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该镇以村、社区为单位,配备至少1具喊话器、1名专职宣传人员,每日针对每个单元、村小组,利用喊话器宣传秋收季节防火知识,喊话内容都是自己精心编排的。
  “各位村民,伏旱天气,请加强防火防盗,注意环境卫生,切实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安全,保护人身安全。”陈俊沛饶有兴致地喊了起来。
  不遗漏一个家庭,不留一个死角,石马镇消防工作的这股扎实劲儿着实叫人敬佩。
  “这就是我们说的‘富消防’。”陈科宇告诉记者,“农村没有高科技的防火设备,靠的就是这些基层消防工作人员的坚守,走街串巷,走家串户,宣传消防知识,巡查火灾隐患,风里雨里,不曾间断,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
  自2016年秋收以来,在连续高温天气里,全区未发生一起农村火灾。“富消防”的成绩单果然亮眼,对此,陈科宇很是傲娇呢。(审核人:弋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