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抓紧抓实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01.06.2016  00:49
    随着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步伐加快,困难职工、农民工生产生活问题或将更加突出。2016年,南岸区总工会将以群团改革为契机,重点突出“三性”,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作为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区各级工会将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对困难职工的有效“供给”,把“精准”贯穿工作全过程,力争让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中现有的困难职工家庭2020年基本实现解困脱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开展精准帮扶,打造南岸特色工作品牌      (一)创新机制,引导职工自立自强。区总工会将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做实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一是 建立群团组织与政府部门联动机制,发挥政策资源作用,积极推动困难职工纳入政府救助渠道,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 建立社会化帮扶机制,充分发挥职工服务中心作用,推动群团组织回归公益服务本质,全面推进群团服务站点建设,整合各类资源为困难职工服务; 三是 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主责作用,推动精准帮扶,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积极推进解困脱困。通过精准帮扶,激发困难职工自立自强的信心,把“输血型”扶贫转变为“造血型”扶贫。进一步把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活动,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实际困难。努力通过高质量的、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帮扶工作“供给”,满足困难职工对工会组织的需求,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二)“三精”帮扶,帮助职工快速脱困。打造“三精帮扶”工作品牌,即精准帮扶、精细帮扶、精心帮扶,做到“六个精准”,即帮扶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结对帮扶精准、解困成效精准,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到困难职工身上。定期组织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走访调查,掌握困难职工群体规模、分布及就业收入、致困原因等情况,针对特困职工、病残职工、单亲女职工等人群开展“四季帮扶”。同时,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和保障力度,提高此项工作的精准性。开展特困职工救助,目前已有18名特困职工接受了重点救助,有效解决了特困职工大病救治、子女上学等迫在眉睫的问题,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从2012年至今,通过区总工会提供的全方位帮扶救助,系统中建档困难职工已从2012年5月的2465人逐渐减少至目前的565人,成功脱困职工达1900人。      (三)就业指导,让困难职工说了算。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积极转变职工培训理念和工作方式,以职工群众为中心、让职工群众当主角,将群团组织的各项就业指导活动结合起来,把培训主阵地放到各个街镇以及人社、工商等有关部门举办的招聘活动现场来举办,使得培训对象更集中、培训需求更精准、培训时间更合理。通过与困难职工家庭就业援助项目相结合,把因失业、下岗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职工家庭进行逐一排查,准确掌握困难职工的“生物钟”,提供“跟踪式”就业帮扶,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区总工会积极与优质培训学校联系,合作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培训,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问题。2016年4月开展困难职工餐饮培训活动,培训职工200余人次;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     (四)互助保障,防止职工因病返贫 为保障困难职工安康,减轻困难职工家庭负担,区总工会给予全区565名建档困难职工、农民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全额补助,实现了困难职工参保全覆盖。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共有183名因病导致临时性困难的在职职工领取了互助保障金,总金额达60余万元。今年4月,区检察院职工刘某因重病入院,经各级工会全力协助,领取互助保障金4万元,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为大病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经过我区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呈现“六化”,即“保障范围扩大化,会员受益多元化,服务机构专业化,工会会员福利化,救助慰问人性化,配套措施特色化”。区总工会做优做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有效降低了职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全面推行普惠化互助服务,推行“互联网+普惠服务”新模式,深入困难职工群体,广泛宣传职工生活服务平台“惠工网”,为参保困难职工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减轻困难职工生活压力。      二、运用群团改革,全面拓宽扶贫帮困渠道     (一)整合群团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区总工会将联手团区委、区妇联,按照党建带群建的原则,依托于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集中以及职工群众聚集的经开区工业园区打造集约化、开放式、共享性的基层群团服务站市级示范点,尝试在构建服务职工体系、创新服务职工方式、打造服务职工品牌上走出一条新路子。经开区群团服务站将于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服务大厅分为政务服务区、党群活动区、群团服务区、工作展示区,向辖区内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困难帮扶、就业指导、权益维护、互助保障、综合服务和“订单”活动等“6+1”功能服务,努力实现“六有”,即有场所、有标识、有设备、有项目、有氛围、有效果。服务站将着力发挥经济开发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医疗器材产业等高科技产业资源优势,为区域内群团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综合性服务提供必要的阵地。      (二)承接服务职能,购买社会服务。区总工会通过与区民政局联动承接困难帮扶职能,与区人力社保局联动承接权益维护职能、就业指导职能,与区司法局联动,承接法律援助职能,切实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区总工会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工会活动,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扩大社会影响,有效运用社会资源,为困难职工精准脱贫提供保障,确保工会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是 职工就业项目,包括向培训机构购买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困难职工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是 爱心工程项目,包括爱心学校、爱心医院、爱心超市、爱心药房的建设和发展,着力为困难职工减轻生活负担。 三是 法律服务项目,通过与重庆金牧金扬律师事务所合作,免费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 四是 文体服务项目,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困难职工精神生活。 五是 综合服务项目,包括心理健康咨询、讲座以及婚恋服务等活动,为困难职工提供普惠化全面服务。     (三)打造志愿队伍,开展关爱活动。区总工会积极培育多元化社会扶贫帮困主体,改变“单打独斗”的格局,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帮困的积极性,形成协同推进的扶贫帮困工作格局。重点研究运用兼职、挂职、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来充实工会工作力量的具体办法,接长工会工作的手臂、延伸服务职工的触角。按照“四好一优”标准,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完善志愿者统一注册、培训管理、发动招募、服务记录、激励回馈等各个环节,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运行、常态化开展。在2015年的南岸区“金秋助学”志愿者活动中,共有103名受助困难职工大学生子女加入到工会志愿者队伍中。着力发挥劳模和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劳模志愿服务队”和“职工志愿服务队”,引导职工群众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三、分解目标任务,深入推进职工解困脱困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源头参与。区总工会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高度重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利用政府联席会、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等多种形式反映,推动党委政府制订、完善和落实解困脱困精准帮扶政策。区总工会组织全区各级工会负责人,召开全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要求各级工会进一步加强对精准帮扶工作的全面推进,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入现阶段的重点工作,集中力量抓好落实。同时,出台《南岸区困难职工管理办法(暂行)》和《南岸区特困职工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有关标准,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大力开展“牵手行动”,工会主席、工会干部至少牵手2户困难职工家庭,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广泛参与,为困难职工、农民工解困脱困出谋划策。     (二)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区总工会每年4月和10月核对困难职工人数,明确各镇街、委办局工会和直属基层工会推进困难职工脱贫任务,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基层工会工作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运用职工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结合困难帮扶、就业指导、权益维护、综合服务四大板块开展重点帮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加强指导督促,加大考核力度,采取责任制管理,不脱贫不脱钩,确保在当年实现快速脱困,力争实现5年内所属区域困难职工全部脱贫的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三)运用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成效。坚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运用群团组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职工群众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平台,对工作成效进行深入宣传,积极挖掘建档困难职工经工会帮扶,实现成功脱困的典型案例,以文字结合图片的方式,对工作中深入基层服务职工群众的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生动实际的帮扶工作宣传资料。同时,结合传统媒体途径、信息简报加大对快速脱困通道的宣传,扩大区总工会帮扶成果的影响,帮助建档困难职工树立早日脱困的信心,突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在助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