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黔江也有座文峰塔 还有一段关于龙儿和凤姑的故事

04.05.2017  08:01

据@巴渝古文化消息

我国叫文峰塔的地方很多,我想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西湖边上的文峰塔了。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却是巴渝地区的一座文峰塔。

在黔江区城东街道一个小地名叫观音岩的地方,一座七层宝塔矗立在一座孤峰之上,这就是文峰塔。据《黔江县志》记载,文峰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黔江宁氏家族出资修建。

文峰塔

一塔矗孤峰

文峰塔,位于城东街道下坝社区酉阳山北面积约180平方米的一座孤峰之上,占地约20平方米。

文峰塔与酉阳山之间有一道岩缝, 200米多长,宽只能并排站两人。站在缝里看天,天被悬崖挤成了一根线。走出缝回头望塔,塔就像长在悬崖上的一棵松,又像一把刺破青天的利剑。

文峰塔为石结构,楼阁式“六边”形,五层一塔刹,形似竹笋,又似剑柄。塔的每层每面均为一大石板,每级石缝交错,除用石灰浆结缝外,还用生铁铸“猪腰榫”衔扣。塔上没有文字,也没有塔门。文峰塔雄伟壮观,其建筑设计构思精妙,造型美观,结构合理,既有古塔建筑的共有特点,又有独特形象和工艺特征,具备了文物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黔江城内唯一的古塔建筑。

文峰近景

传说流百年

在黔江作家许显昌所著的《故事黔江》中,还有一段关于文峰塔与公母山之间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黔江城东的酉阳山下有对俊男靓女,男的是土家子弟,名龙儿,女孩却不知姓氏,只听丫环称凤姑。很小的时候,龙儿就天天到酉阳山下放牛戏水,凤姑也时常在丫环的陪同下,来这里采鲜花,捉迷藏。龙儿与凤姑认识后也经常在一起玩耍。

他们渐渐长成大人后,两人更是难舍难分,常常背着父母偷偷到这里幽会。但凤姑的父亲是在天庭做大官的,而龙儿的爹全凭打柴卖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哪谈得上门当户对哟!

有一天,他们幽会时被凤姑的家人发觉了。凤姑的父亲大发脾气把凤姑抓回去打了一顿板子后,就锁进闺楼不准再出门。一连好几天,凤姑因思念龙儿生病了,在床上不能起来,请医吃药也不见好转。她父亲没办法,只好把她放到后花园去耍。凤姑趁家人不注意,又悄悄跑到山下去了。

到了酉阳山下她才得知龙儿也很思念他,这一见面,眼泪牵成线线,思念的话也起串串。正当他们谈得兴致正浓时,差人赶来催凤姑快快回去,但凤姑根本没有理睬。她爹知道后,非常气愤,又派人来传令,凤姑说:“我宁愿跟农夫到百年,也不愿回天庭过一天!

天庭的规矩哪个敢轻易动?她爹一听这话,立即派雷神大将执铜锤银剑杀气十足地从他们中间把酉阳山劈开。

从此,山分南北,人立两山,中间冲出一条河沟来。天长日久,两山上长了一对高大的石人,山下也走出两条大路来。

有一天,一个书生白天从这条路进城去,路还是平平坦坦的,当天夜晚他沿着这条路回去时,却连路的影子都看不见了,抬头望去,却见山合拢了。

消息传上去,闹得天庭不安宁,经询察,才知道是山神娘娘被龙儿和凤姑真诚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便撮合“龙凤”夜里团圆,夜晚就悄悄把两山推拢来。之后,朝廷便下令在南山筑起一座镇妖塔(文峰塔)。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能在夜晚相聚了。

龙儿,凤姑只能长年累月站在两山间对望着。这两座山,就是现在的公母山,它是龙儿和凤姑变的。

原标题:文峰塔:一塔矗孤峰 传说流百年

本文转载自@巴渝古文化,如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