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 | 川渝合作第一线 合江县打造重庆人的“果盘子”

15.06.2017  00:56

四川省合江县位于重庆西南方向,它是重庆和泸州之间一个至关重要的交汇点。合江县不但处于两城半小时经济圈内,这座距重庆外环仅26公里的千年古县,也正在实施着战略计划——融入重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合江县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合江将坚持以重要交通轴带和特色乡镇为支撑,科学优化全县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一带三区”总体空间格局。

农产品合作,打造重庆的“果盘子

每年4月,合江县虎头镇河嘴村的荔枝树上花开得正艳,这里的荔枝品种繁多,妃子笑、带绿、大红袍等12个知名荔枝品种都能在这里尝到。

同时,虎头镇周边有农家乐,还规划有“妃子笑”荔枝园现代观光体验区等“荔枝游”旅游环线3条。尝荔枝、赏荔树,周边城市的人们慕名而来。每年7月中下旬到8月初,整座合江城被甘甜馥郁所包围,空气中都是荔枝的香味。

近年来,合江县大力发展荔枝特色产业,荔枝种植面积达30.6万亩。

除了荔枝,合江县还是真龙柚的主产地。

水泥路平又宽,柚子载满老王山。”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的村民自编的山歌,唱着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家种上了真龙柚。

瓦房村村民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每年都有很多人到村里来买柚子,而从重庆来的人特别多。

砍掉杂树林,种上‘摇钱树’。”村里的种植大户胡学西深有体会。他并不是村里第一批种真龙柚的人,在看到他哥哥种的柚子卖了大价钱后,他把家里的田全种上了真龙柚。全村1030户,家家种真龙柚。胡学西笑称:“树满山、果满山、三年收入翻一番。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真龙柚有“天然罐头”之称,贮存期可达8个月,且风味、口感基本不变。自2014年真龙柚登陆重庆市场以来,深受重庆百姓的喜爱。

今年3月15日,合江县食药监局与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第三分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双方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

合江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百强县,但全县食品工业分散、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存在做大做强难、质量安全保证难、提档升级难等问题。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第三分院具有先进的检测设备设施,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团队。通过合作,重庆市质检院第三分院将在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合江县给予帮助,在提升合江县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吃了我们的柚子,保证你明年还得来。”瓦房村村民称,真龙柚不但丰富了重庆市民的“果盘子”,也让重庆市民感受到了合江这座“大果园”的迷人魅力。

构建川渝合作第一线,合江正在融入重庆

除了水果产业,合江县在发展上有着更大的谋划。

2016年11月,合江县对外发布的《合江县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中显示,合江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和未来发展功能定位,就以围绕融入重庆发展的总体导向,立足合江现有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综合承载能力。

未来的合江县将围绕川渝合作形成北部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带、中部城市及产业功能集中区、西部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发展区和东部大旅游合作发展示范区。

记者注意到,北部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带包括临近永川朱沱镇、江津石蟆镇和塘河镇,主要包括长江沿岸和宜泸渝沿线的白鹿、白沙、大桥、石龙、南滩、参宝、神臂城等部分区域,打造合江与重庆互动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域,成为重庆“菜篮子”、“果盘子”生产基地。

重点发展面向重庆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引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农业“星创天地”创业发展项目以及特色品牌培育项目等,打造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点等发展载体,力争在合作示范方面取得率先突破。

西部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发展区则重点依托荔枝、真龙柚、石斛等特色农产品,大力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合江生态特色产业与重庆协作发展的示范试点。依托赤水河沿岸自然风光,以尧坝古镇、法王寺为主体,以人文体验旅游和乡村旅游为特色,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业。

东部大旅游合作发展示范区是以合江东部区域,临近江津中山镇和四面山镇等地,主要包括福宝镇、甘雨镇、自怀镇、先滩镇和石龙太平湖部分区域,以佛宝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打造合江与重庆大旅游联动发展的典型示范。

值得注意的是,该区域以发展大健康产业和度假经济为引领,主要承担川渝黔区域的生态涵养保护功能、健康养生功能、旅游度假功能,重点强化佛宝旅游景区与江津四面山、中山古镇等区域的互联互通,推进基础设施和景区一体化打造,发展竹、药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提升景区周边镇域的餐饮、居住、休闲配套服务能力。

其实,合江县和重庆的交流考察活动比较频繁。

2017年7月,合江县考察团到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就进一步推动川渝合作进行考察,内容不但包含了解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机构的设立、工作职能和运行模式,还有双方相关职能部门就行政审批如何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港口物流、轻轨交通、产业互补、招引政策等方面作了交流。

这次考察团座谈会上,合江县提出川渝合作首先是要实现交通上的互联互通,通过前期对接和梳理,江津区与合江县的多条跨界路已经完成升级改造或正在改造当中,进而合江围绕打造重庆的农产品供给地、休闲旅游养生地以及工业配套产业、人才医疗及教育、环境保护、综治维稳等方面开展合作和共建。

贫困村有了致富路,土特产品上了重庆的餐桌

从川渝合作来看,双方互利互赢不仅仅是合作,而且与老百姓的致富息息相关。

合江县石龙镇太平村位于合江县东部,与重庆江津区永兴镇接壤,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曾是有名的贫困村。

以前路没有修好,我赶着羊群去江津卖,回到家时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现在路修好了,我们搞养殖业也方便多了。”太平村六社的张安元和丈夫返乡创业养起了黑山羊。当时门前通往重庆江津的路还是一条泥结石路,晴天面包车还能勉强通行,每当下雨天,雨水冲刷路面,山路泥泞,车辆根本不能进入,“家里面的牲畜运不出去,怎么能赚到钱呀,那时候就特别愁,这路好了,生活就有指望了。

为从根本上改变太平村落后的交通状况,解决群众的难题,让贫困村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石龙镇党委政府多次出门跑项目、联系上级部门到现场办公。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5月,融入重庆的石太路终于在群众的迫切期盼中动工了。

2016年初,随着石太路宣布完工通车,沿线村民的生产生活开始发生着巨大变化,曾经的贫困村也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村里的土特产走出了大山,登上了重庆市民的餐桌,村民们创收致富,昔日的贫困村现已是旧貌换新颜。

鳞次栉比的小高楼、连片的洋房别墅、三星级酒店、崭新的村级活动阵地、设施齐备的文化广场、悠然舒适的林间步道等一应俱全,一副幸福美丽新村景象早已让人忘却了它旧时的模样。

与此同时,抓住发展契机,石龙镇党委政府挥起了“生态旅游兴镇,特色产业富民”的大旗。积极招商引资,围绕“春季看花,夏季乘凉,秋季摘果,冬季赏雪”的发展思路,发展旅游观光地产项目。紧随项目发展,周边村民的经济生活条件也不断跟进。

如今走进太平场,不难感受到繁荣热闹的生活气息,副食超市、美食餐馆、便民药店、建材小铺等商铺林立,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需要。现在的太平俨然成了一个商业繁荣的经济圈。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