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万州:立足生态涵养发展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23.03.2015  16:20
绿化长江景观林带锦上添花


万州区城乡绿树绕乡村


万州区长江两岸硕果挂满枝头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重大。近年来,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万州区把林业工作作为促进生态涵养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库区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该区实施造林绿化40万亩,全区林地面积达到280万亩,森林面积250万亩,森林覆盖率49%,长江两岸生态屏障区森林覆盖率超过62%。
      “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文明
      有好的规划和制度作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为此,万州区委、区政府围绕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定位,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构建生态涵养发展机制实施方案》,编制了《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文明。
      按照规划,生态保障区为万州的主要生态空间。对这一区域,万州区赋予其的定位是“以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保持生物多样性为主,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业”。
      其具体任务则涉及到保护好长江沿线、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等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圈及城周九大山头自然开敞空间;建设长江、主要次级河流、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沿线绿廊系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封山育林和植被修复,推进消落区和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积极推进国土绿化……
      “这些‘硬性’规划,为我区深入落实生态涵养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万州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造林绿化带来青山绿水
      春日的万州区太白岩山顶公园,群芳争艳,游人如织。漫山的桃红李白中,市民徜徉花海,尽享春意盎然。
      背负西山,面临长江的太白岩山顶公园,既是万州城市核心区不可或缺的生态板块,更是其改善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这座以植物造景为主,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休闲公园,建成后已成为万州人的休闲胜地,成为万州生态的一个全新地标。
      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是万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太白岩山顶公园为代表,近年来,该区以城区、示范镇、中心镇的道路、市民广场、小区的绿化景观为重点,建成城市公园19个,城市绿地20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25.5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35.42%。
      在城镇绿化的同时,万州区扎实推进长江绿化。3年累计造林28万亩,组建专业合作社47个。以中山杉栽植为主,实施库区消落带治理1500亩,建种苗基地400余亩。
      此外,围绕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实施以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荒山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工程造林15万亩;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2.15万人,打造出辖区内“三大山脉”生态屏障圈。
      特色发展实现增效增绿
      2014年9月,全国生态文化村经验交流会举行。我市有5个行政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万州区太安镇凤凰村榜上有名。
      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悠久,有三峡库区最丰厚的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有关专家对凤凰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而围绕建设“开放式大型乡村公园”的发展理念,这座以生态闻名的小乡村,早已成为全市的乡村旅游品牌。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凤凰村的生态发展之路,正是万州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增绿又增效的缩影。
      据介绍,近年来,该区突出发展特色林业,在长江沿岸和低山区域重点发展柑橘,在中山区域重点发展小水果、干果、竹林、花卉,在高山区域重点发展茶叶、中药材。目前,已累计发展经果林60万亩,竹林12万亩,中药材10万亩,香料林5万亩,花卉苗木3万亩。以分水镇石碾村为例,该村通过发展青脆李1.5万亩,实现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
      做好特色林业,又为万州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和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据悉,围绕“一山、一湖、 一河、 一峡”布局,该区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4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珍稀植物园1个,发展各类“农(林)家乐”580余家。2014年全区实现生态旅游收入2.5亿元。
      而通过深化林权改革,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万州区已多形式流转集体林地44万亩,组建农林专业合作社224家。林权抵押贷款累计达5.1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年初,万州区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精神,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目标。
      让全区人民共享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三峡库区是国家重要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肩负着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神圣职责。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市委确定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重点开发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万州区委、区政府号召,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守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决不能”的底线,努力让全区人民共享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如何建设美好家园,做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万州区注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使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良性互动发展。
      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四个融入”:一是融入经济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二是融入政治建设,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三是融入文化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使其内化成为一种文化修养、一种道德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四是融入社会建设,把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系统抓、抓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是持久战、攻坚战,怎样重点突破,确保成效?
      万州区围绕建设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目标,首先从规划抓起,全面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建立“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空间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
      为此,万州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构建生态涵养发展机制实施方案》,编制了《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将全区3457平方公里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并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核心定位和分级分类管控的政策措施。
      同时,万州区将重点抓好生态治理、生态法治、生态改革、生态产业等工作:
      一抓生态治理,坚持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五大环保行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抓生态法治,严守130万亩耕地、250万亩林地、230万亩森林的生态红线,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大执法、问责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三抓生态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损害赔偿等制度,用制度、法律保护生态环境。
      四抓生态产业,立足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起涵盖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的“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构建生态产业发展的完整链条,在推动生态涵养发展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链接:http://www.cqrb.cn/html/cqrb/2015-03/23/005/content_90818.htm